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偏位与匡正
本文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偏位与匡正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功能的发挥,阻碍了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有效性,至少需要四个结合:坚持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以激励评价为主;坚持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以自评、互评为主;坚持对小组团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团体的评价;坚持过程性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
【作者单位】: 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亮点。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有些教师由于对评价目的和功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评价的原则和评价的方法没有掌握,更谈不上科学运用,从而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寒冰;李志颖;;网上课程中的学生自评与互评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7期
2 杨玉莲;;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评改上放权[J];中学语文;2007年26期
3 郭茹;;注重教学形成性评价 成就学生快乐人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7期
4 李达生;冯亚琴;蔡章聪;;自评和互评在牙体雕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余志芬;;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开展评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1期
6 俞桂婷;;巧用“弹丸之地”发挥魔力——浅谈在试卷上写温馨评语[J];考试(教研版);2009年02期
7 周烈红;陈俐;;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模式及构建的必要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1期
8 高霞;;新课程改革下对品德评价的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冯冬梅;;学生自评与互评在德育课评价中的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10 徐建;;小学低年级音乐评价探析[J];教师;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有昌;高凌飚;;对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内容与实施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何清华;;梁平县2009年碘缺乏病项目自评结果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3 王林;;以感恩为例谈我校构建德育创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蒋新;;浅淡新课标下的高中必修物理学习过程性评价[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徐瑞泰;;“一节好课”必备的“三大要素”[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陈天伦;赵海燕;;公共图书馆组织社科普及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探讨[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宋昭;;高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8 吴勃岩;孙阳;梁颖;王艳杰;李明珠;徐放;;多结合考试模块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陈远志;;初中地理学习评价多元化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苏芳;芦义涛;;《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研究》课题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海;自查互评 注重实效[N];吉林日报;2005年
2 市开发区朱曹中心小学 徐继梅;浅谈过程性评价的运用[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办公室 韩骏;过程性评价是如何实施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江苏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王金红;高中过程性评价的理性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9年
5 特约记者 胡丽莉邋通讯员 乔希娟;大港采一互评机制划出“硬杠杠”[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自评不文过饰非 互评不轻描淡写 讲评不隔靴搔痒[N];人民武警;2003年
7 杨树俊;铁生沟煤矿推行 “双向互评”干部考核制度[N];经理日报;2005年
8 王宏发;云南中烟到红云集团进行“四大中心”建设互评检查[N];经理日报;2008年
9 朱学坤;“教师互评”该“下课”了[N];中山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莫应安;广州市创建文明城市街道互评情况通报[N];广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岩;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苏;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中过程性评价实施状况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徐晓剑;体育教学中评价信息对初中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小雪;水平—垂直维度文化对自评和他评差异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邢艳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学生自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余梦醒;中学作文互评初探[D];苏州大学;2013年
6 单伟红;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洁;“互读互评”对学习者的影响——来自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验报告[D];清华大学;2004年
8 赵冬歌;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建模”的评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海芳;英语周记互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韦丽秋;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2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4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