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06 22:09

  本文关键词: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子弟 反学校文化 再生产机制


【摘要】:作者通过对北京某打工子弟学校的田野调查后发现,在农民工"子弟"中间盛行着类似《学做工》中所描述的工人阶级"小子"的反学校文化。但是,由于制度安排与社会条件的差异,"子弟"与"小子"的反学校文化却是形似质异的。"子弟"的"反抗"更多是一种自我放弃的表达形式而非对支配秩序的洞察与抗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子弟"反学校文化的生产机制后指出,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的低成本组织模式导致"子弟"高度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使得他们难以通过教育向上流动,从而以拒绝知识的形式放弃了学业,也因此完成了作为底层的社会再生产。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农民工举家迁徙新趋势的出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即农民工子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十几年以来,社会学界就农民工子女的生存与生活状况、教育状况和城市融入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段成荣,2005;吕绍青、张守礼,2001;赵树凯,2001;韩嘉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鹏;;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2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佳;“自助安置”与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2 张广智;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传承中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王立端,陈永正;E·P·汤普森阶级意识理论评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陈成文;廖文;;从制度困境看农民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董建辉;20世纪后期国外政治人类学研究的趋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董标;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雷万鹏;从多元需求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春光,李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10 王增民;;根源与实质——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J];经济经纬;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毅杰;梁子浪;;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刘成斌;;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中地方与国家的衔接——以浙江省为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齐凌云;政党、工会与阶级基础[D];复旦大学;2005年

4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继平;军队现代化与军人身份认同的矛盾与调适[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佳慧;当代中国农民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7年

8 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任蕊;低收入人群住房补贴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红燕;流动儿童学校生存与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云江;西部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吴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黄了;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鲁小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责任主体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郑悦;当代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炜;社会资本与进城农民的社会融入[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峰;科举制百年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2 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3 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许庆明;;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的城市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J];城市;2007年06期

5 张明军;论试“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05期

6 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05期

7 卢乃桂,许庆豫;我国90年代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杜瑞军;;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透视教育公平问题——对新中国5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历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陶能祥;论高等教育分流的基本属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10 邵景安,刘秀华;城市病及大城市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波;教育公平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分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潇;;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J];社会;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珊珊;;南宁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及问题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文亚;;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三大使命[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敏;教师反学校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欧;文化排斥:学校教育进行底层社会再生产的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陶惠;论学校教育中的选择性尊重[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9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49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