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及超越
本文关键词: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及超越
【摘要】:目前在教师评价制度中文化因素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长期忽略,这严重影响了教师评价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以霍夫斯泰德(Hofstede)中国传统文化五个维度的特征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并指出融合和超越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认识,能进一步完善目前的教师评价制度。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号10YJA880192)《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管理行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站在教育改革的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开始意识到教师素质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虽然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和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影响着教师评价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但是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视角,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认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青国;;法团主义视角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调整与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汤新煌;关哲;;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视角[J];辽东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汪乾;;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黄日强;;传统因素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鞠梅;;爱情:女性解放的最终归宿?——张欣的《为爱结婚》的女性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5 王强;;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历史时代起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王国新,宋力;论传统师德的时代价值及其意义转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杜钢,张会兰;美国文化传统浅探[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顾秀玲,张会英;多元文化与初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文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7期
10 许巍;陈少徐;张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比较——以我国广东省与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戈;储小平;;差序制度结构与中国管理革命——以李宁公司的发展变革为例[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2 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彭虹斌;;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马广德;;文化孤岛的亲和——回族地域文化亲和论[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朱志平;;对新世纪汉语教材的思考——从加拿大中学汉语教材编写所想到的[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6 朱志平;;海外中小学汉语教材的任务[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7 崔延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骆彤;;我国民族音乐走向何方[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季春;;中国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朱萌博;马睿;;老子思想在当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2 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南开大学;2009年
3 史宁;复杂思维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梅世云;论金融道德风险[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章远;宗教功能单位与地区暴力冲突[D];复旦大学;2009年
6 汪流;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韩伟;私法自治的历史演变与民法体系的完善[D];复旦大学;2009年
8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9 里光年;发展中大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胡树毅;中国现当代小说病态人物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波;福利文化:一种内驱福利制度的力量[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淦之;中学德育生活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宝海;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D];重庆大学;2010年
4 杨志娟;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建忠;学校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政;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雪美;基于消费者体验的服装设计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0年
8 闫俊林;“文化基因”与艺术设计教育之中国特色[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9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吕新禄;从政治文化视角透视茅盾小说的政治化倾向[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斌;政治发展的社会新动力:试论中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政治发展意义[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2 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3年04期
3 陈洪波,唐兴霖;论中国非营利组织合法性危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168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16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