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山西省职工医学院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2.通过研究,分析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3.提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对策,以便预防和减少医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山西省职工医学院全体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大一、大二、大三的三个年级共计1082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包括临床、护理、药学、检验、中医等八个专业。对108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006份。其中男生105名(10.4%),女生901名(89.6%),年龄分布15-35岁。 2.方法与内容采用横断面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时统一指导语,以班为单位进行,对被试进行无记名方式的现场问卷调查。 2.1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民族、年级、层次、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等。 2.2心理量表测评内容包括①适应能力测验,共14个问题。②人际关系状况测验,共36个问题。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共20个问题。④自尊量表,共10个问题。⑤自我意识量表,包括对“自我”和“我的人生”两方面的认识情况。共20个项目。⑥SDS(抑郁自评量表),共20个项目。 2.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t检验、F检验、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本次调查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不同性别学生问卷分析,在自我意识问卷上“对人生的看法”,男女生比较有差异(P0.05)。其余各问卷得分男女生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级学生问卷分析显示,二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测验评分低于一年级学生(P0.05);一年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消极应对方式显著低于二年级学生(P值均0.05)。(3)独生与非独生子女问卷分析,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状况测验及自尊量表评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P值均0.05),余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不同层次学生各问卷分析结果显示,在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成人和中专学生均显著高于高职学生(P0.05)。在自我意识的“对自我的看法”方面,成人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职高和中专学生,高职学生的得分又显著高于中专学生(P值均0.05)。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成人和高职学生均低于中专学生(P0.05)。(5)父亲学历不同学生各问卷得分比较,父亲学历为博士和硕士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测验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的学生。且父亲学历为大专的学生得分低于父亲学历为高中的学生。父亲学历为博士和硕士的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测验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的学生。且父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大专,初中及以下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父亲学历为高中的学生。(6)母亲学历不同学生各问卷得分比较,母亲学历为博士和硕士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测验得分显著低于母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的学生。且母亲学历为大专的学生得分低于母亲学历为高中的学生。母亲学历为博士和硕士的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测得分显著低于母亲学历为大学本科,大专,中专技校,高中,初中及以下的学生。且母亲学历为大专,初中及以下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母亲学历为高中的学生。 2.本次调查医学生心理健康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社会适应能力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适应能力与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水平呈正关联,而消极应对方式则与其抑郁状况呈正关联。(2)人际关系状况影响因素分析显示:随着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的增强、积极应付能力的增加及自尊心的提高,其人际关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而消极应对方式、女性、母亲职业为专技以及父亲职业为其他组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较差;在不同层次学生中,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相对较差。(3)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分析显示:随着人际关系状况、自尊、自我意识及母亲学历的增高,医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增高;随着抑郁自评量表总得分及年级的增高,医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降低;临床专业学生及母亲职业是国家公务员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学生,其积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其他专业或母亲职业为其他者的学生;父亲职业为其他组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低.(4)消极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有:人际关系状况、积极应对方式、抑郁、年级、自我意识状态(对自我的看法)、母亲职业是否为商业服务人员。(5)影响自尊的主要因素为: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抑郁,性别和层次。积极的应对方式,对自我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与自尊评分呈正相关,而抑郁的评分与之呈负相关;女性的自尊心较男生强;而在不同层次学生中,高职学生的自尊心最强。(6)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对自我的看法、自尊、对人生的看法、人际关系状况、层次、专业是否为临床。随着学生对自我看法、对人生看法和人际关系状况得分的降低,其抑郁量表的得分会升高;自尊心较弱、中专学生及非临床专业的学生更易发生抑郁倾向。 结论 医学生是未来的高科技人才,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该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某些心理卫生问题。其中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状况较差,主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较低;学校应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自我意识现况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以便提高医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加强高职和成人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改变消极的应对方式;注意心理健康多维度的特点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促进医学生的心理全面健康发展。由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与心理问题发生有关的各因素,对不同性别、年级、层次、专业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咨询方法,有的放矢,以帮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应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届全国优秀科普挂图选裁 维护心理健康(六选三)[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2 陈祖玉;开一片心理健康的沃土[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3 李新华;李理;;美术欣赏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九)[J];大众心理学;2006年12期
4 高凤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1年07期
5 ;多与孩子互动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J];科学大观园;2011年13期
6 曾祥;;教师如何保持自我心理健康[J];大众心理学;2007年08期
7 丁小毛;;妈妈,我要把你嫁出去![J];新一代;2009年10期
8 周评;;企业领导的内隐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安徽科技;2011年05期
9 李福莲;家长的“社会行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10 郝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伟刚;黄希庭;;慢性疾病的心理调节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沙若莲;;老年心理健康[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文增;魏忠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预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在内地的澳门大学生大五人格、文化适应和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启明;;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陈飞霞;;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病变[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岩;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长白山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彤;女人三十 应特别重视心理健康[N];长春日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要重视和关心干部的心理健康[N];中国人事报;2005年
4 齐秀丽;现代家庭教育与孩子的心理健康[N];开封日报;2005年
5 李长毅 王野 本报记者 侯国政;办个“心理健康中心”解除人民警察“心病”[N];辽宁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周静;关注心理健康[N];凉山日报(汉);2005年
7 江阳;心理健康的钥匙——宽容[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苏力;心理健康需营养[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9 健康;科学家呼吁关注心理健康[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10 中组部研究室;要重视和关心干部心理健康[N];组织人事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立敏;印象管理与女性健身活动及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三平;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4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佳;《中职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齐原;信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7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胡蓉;组织变革中工作应激、自立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孟淑青;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亮;合肥地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23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2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