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29 02:13

  本文关键词:横看成岭侧成峰:乡村士人心中的清末教育变革图景——以《退想斋日记》和《朱峙三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退想斋日记》 《朱峙三日记》 士人心态 晚清教育变革


【摘要】:以废科举、兴学校为中心的清末教育变革给那些生活在旧教育体制之下士人带来巨大的冲击。不同的士人对这场变革有着不同的体验:一些士人认为这是一条富民强国的正确之路,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其中;另外一些士人则认为教育变革搅乱了传统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破坏了乡村社会的秩序,他们情绪低落、牢骚满腹,对新式教育极力攻击。士人们不同的体验和表现既与他们生活的区域等客观环境有关,也与他们的个人经历、心态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们的教育体验是他们主观构建的结果。这种建构与乡村士人的个性、原有知识结构、遭受挫折的忍耐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清末教育大变革中士人心态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可以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提供有益的视角,而且也应当成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变迁与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EAA09037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9;K257
【正文快照】: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评价中国1905年废除科举一事时说,这是一件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相当的大事,,它“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想见,包括废除科举在内的清末教育变革必然会对生活在那个时代且与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刘玉强;;简析大学生群体心理存在的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项东;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兼论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林章俊;;试论利他行为的几种理论及其决定因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疏仁华;;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思想观念的价值取向[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7 郑志强;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现代人格塑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闫玉联;近现代中国人观念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何红梅;人的现代化与人的情感需要——转型期两性情感现状的理性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菲;拓慧;;北京市文明乘车监督员调查报告[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朱金瑞;费丹丹;;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调查与思考——以2007年郑州市公民道德素质调查为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戴烽;;群体心理效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张恒忠;;教师素质教育和教师专业化[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吕蓉蓉;;社会转型时期福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变迁研究——以泉州晋江官前社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孝连;;农民集体上访中的共意动员——对M村农民集体上访个案的观察[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贵华;;从五四运动看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实现[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10 宋东亮;;现代化建设与精神文明[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雪峰;速度滑冰运动员起跑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琴花;上海市部分初中学校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树云;思想政治(品德)课视角下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莹洁;长沙店名的社会心理修辞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纪德香;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任婉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进步评价尺度的探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伯陶;;清代科举与士人心态[J];阴山学刊;1991年04期

2 叶爱欣,蒋凤梅;传统的裂变与士人心态──试论魏晋风度与元代浪子风流[J];平顶山师专学报;1998年05期

3 尹福Oz;;魏晋挽歌与士人心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刘学斌;;政治漩涡中的士人心态——对苏轼“乌台诗案”诗文的政治文化解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何成;王涛;;魏晋之际士人心态变迁述论[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郝世峰;“倘徉乎”“从道”与“从众”之间──中唐士人心态论[J];人文杂志;1994年04期

7 黎冬梅;晚唐五代词和士人心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虎维尧;《霍小玉传》的文化意蕴[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9 贾红莲;储冬叶;;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士人心态的变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10 亢学军;明中期士人心态之形成——以何良俊为例[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永平;;魏晋风度的前奏: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及其影响[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昌舒;;论中古时期出处思想的演变及其审美意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浏;;论晚唐咏史诗的炼事与炼意[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宗强;关于士人心态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朱一玄;对明清小说的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贾秀云;文人心态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吕文浩;民国年间废除旧历与破除迷信的一种认识误区[N];团结报;2010年

5 王玮;“猫头鹰”视野中的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2000年

6 王育济;传统文化精神的和谐诠释[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朱一玄;客观·严谨·深厚[N];河南日报;2002年

8 王承丹;古典文学研究的拓展与创获[N];人民政协报;2004年

9 易木;专家学者研讨中国文学思想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郑少雄;作为社会科学的“人生史”如何可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能;魏晋的自然观[D];复旦大学;2010年

2 潘峰;明代八股论评试探[D];复旦大学;2003年

3 成玮;宋初诗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玉璞;“三教合一”与宋代士人心态及文学呈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之栋;强权祭坛上的文人与文学[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维;“心”与“声”的解读[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7 霍贵高;东晋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9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潇婷;张士诚政权和东南士人[D];暨南大学;2010年

2 欧阳秀敏;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怡雅;汉代诗歌与汉代士人心态[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孙念超;东汉后期士风与士人心态探析[D];郑州大学;2000年

5 邝明月;《唐语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路;汉末士人心态与汉赋创作流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苍向鹏;晋宋之际的“诗运转关”及其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燕;两汉抒情言志赋的士人心态解读和价值取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杜建锋;党锢之祸与汉末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唐丽丽;寓庄于谐 透视社会——明代诙谐小说散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35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35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