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教育异化之锁链:从“人是什么”到“人是谁”
本文关键词:超越教育异化之锁链:从“人是什么”到“人是谁”
【摘要】:教育异化就是教育偏离了正常状态,脱离和疏远了教育的本真,使教育成为异于本己的他者。教育异化主要表征为竞争的教育、群体的教育、控制的教育和功利的教育。"人是什么"揭示了教育异化的本质是人的物化,"人是谁"指明了走出教育异化的路径是人化。拯救教育异化就要从"人是什么"到"人是谁",用教育的人化消弭教育的物化。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宁夏大学社科研究重点基金项目(NDSK10-1);宁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项目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教育异化就是教育偏离了正常状态,脱离和疏远了教育的本真,使教育成为异于本己的他者。教育异化的根源就在于教育对人的理解的“非人化”。因此,教育要避免灾难,就必须消除异化。对“人是什么”追问的回答,造就的是教育的异化,对“人是谁”追问的回答,产生的是教育的人化。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爱因斯坦,黄昭义;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J];当代思潮;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恩来;;卡西尔对文化悲观论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杨晶;金承志;;物质本体论新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军;;精神图语的现代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韩步江;;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陈文杰;;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自杀现象的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郝潞霞;韩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性的三维审视[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守旗;尼采:当代最重要的道德哲学家[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10 余虹;生命艺术:健康的与病态的——尼采的生命艺术论[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达;;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3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苏宇;;对隐私权保护的深层反思——重新认识保密与公开的价值权衡[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吕国忱;;科技和道德关系的现代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8 李正周;;穿在身上的一本“书”——云南文山苗族自治州苗族服饰的文化功能[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9 王海锋;;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由《哲学通论》引发的思考[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谢家训;;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兼谈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内在矛盾性[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9 董震;寻找属人的希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银婧;笛卡尔心身因果性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娟;贝克莱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肖瑞兰;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邓亚娟;学校教育中加强高中生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章敬平;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J];南风窗;2004年08期
3 章敬平;一场对抗教育异化的实验[J];基础教育;2005年01期
4 万作芳;浅谈“教育异化”[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1期
5 宓洽群;教育的异化与拨正[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伍香平 ,岳伟 ,王慧;教育异化问题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7期
7 苏东霞;;略论教育异化[J];教育探索;2006年10期
8 徐廷福;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性完满[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9 ;教育异化的典型标本[J];教书育人;2006年25期
10 张卫民,王学雷;教育哲学基本问题讨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梦飞;“差生测智商”凸显教育异化[N];检察日报;2011年
2 常大林;人是什么?[N];学习时报;2000年
3 必艰;评估盛行是行政通吃下的教育异化[N];南方周末;2008年
4 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教授 胡继飞;本科教育别异化为“考研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杜丽燕;“生态危机‘挑战’人道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千千寻;防止“啃老”应从小抓起[N];中国人口报;2006年
7 王建维 马桂祥;应重视幼儿园改制遗留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姚忆江;众校长揭“择校”内幕[N];南方周末;2009年
9 胡德维;与升学脱钩“奥数热”降温[N];科技日报;2004年
10 王淦生;教师何以言行分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4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宁;马克思异化理论视阈下的教育异化问题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2 侯晓杰;论教育异化及其消解[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3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晶;教育何以异化[D];广州大学;2011年
5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颖;网络教育异化现象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曹艳敏;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施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夏欣;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教育观[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刘焱;场域共生: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爱芬;论中学生珍惜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4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25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