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本文关键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指出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当前,中国的教育发展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教育创新的步伐;应重新认识中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全力建设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的创新的教育体系,推动中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社会科学教研部;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基石。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教育创新的步伐,教育发展同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尚有一定差距。2010年7月中央政府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亚庆;论市场竞争下的大学发展战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曹安照,徐荣;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我国教育制度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6期
3 梁北汉;;论地方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J];高教探索;2007年02期
4 林荣日;论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吴子恺;明确培养目标 探索创新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3期
6 王刚;探析21世纪中国高校深化改革之关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7期
7 贺武华;教育制度变迁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刘志文;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9 姚海鹰;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10 梁念琼;高等教育发展动力体系探析[J];嘉应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宁本涛;经济学视野中的学校经营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秀华;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秀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欧永美;从单位制到契约制的高教制度变迁研究——以广西高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宋爱忠;当下中国知识型失业透视——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焦海涛;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贺武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解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一标;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D];苏州大学;2004年
8 陈件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任柯;“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海东;高校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推动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鹏;;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颜廷兰;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吴刚;教育创新的目标选择[J];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4 曾宪楼,陈雅兰;台湾教育创新对厦门教育发展的启示与互动[J];引进与咨询;2004年07期
5 顾成敏;教育创新是人力资源开发之本[J];改革与理论;2003年06期
6 伊琳娜·博科娃;;全球教育:携手共创可持续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任总干事在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的演讲[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12期
7 邹晓东;王沛民;孔寒冰;柳宏志;;关于科学与工程教育创新的思考[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8 冯增俊;论创建中国新世纪区域现代教育体系(上)[J];教育导刊;2000年01期
9 肖菊蓉;面对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4期
10 倪志远;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金璞;;教育创新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首届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中心论点阐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燕庆明;;实施教育创新工程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康建文;;教育创新呼唤教师校本培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李向文;;西部开发的首要战略 教育创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昝连生;;坚持教育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小平;;大成教育与中国教育创新[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7 彭宇文;张朝强;;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罗成昌;;教育创新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条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吴国平;;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创新——市教育学会等举办“上海教育论坛”[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胜 孔茜 周莹;教育创新大潮涌动邗江[N];扬州日报;2009年
2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孙宏碧;教育创新仅有理念是不够的[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蔡闯;三个面向与教育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评论员;教育创新需要更多执著的探索者[N];山西日报;2010年
6 白桦 天印;用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N];河南日报;2003年
7 华巨锋;教育创新:从四方面下功夫[N];解放日报;2003年
8 袁振国;教育创新的时代宣言[N];人民日报;2002年
9 鸣琦 李婷;省教育厅与陕师大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N];陕西日报;2009年
10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张小华 丁春华;以科学发展观探索教育创新 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N];九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伟华;公共教育与收入差异[D];复旦大学;2007年
2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黄凯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卢西亚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崔德华;爱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祯玉;突围与自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志良;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科技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许江媛;加拿大公共教育发展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豪;让·安托万·孔多塞教育思想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建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博闻;教育体系的内在断裂与衔接[D];山东大学;2012年
4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蔡旭群;创新教育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建佳;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维善;江泽民教育创新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强;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教育创新的启示[D];扬州大学;2008年
9 郑彦;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实;教育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10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1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