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反思性监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28 08:31

  本文关键词:反思性监控: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化理论 信息技术教师 专业发展 反思性监控


【摘要】:由于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一直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问题。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视角下,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反思性"、"情境性"等特征,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朝着合格的知识行动者的目标迈进。基于活动情境的反思性监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应构筑教师发展的新模式——反思性监控模式。在反思性监控模式中,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反思性监控体系、他人反思性监控系统和反思性情境的构建来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Abstract]:Because of the special cul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the problem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has been the primary problem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iddens's structuration theory,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flexivity" and "situational".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should move towards the goal of qualified knowledge actors. Reflective monitoring based on activity situation is the basic way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 new model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should be built - the reflective monitoring model. In the reflective monitoring mode, we can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self reflective monitoring system, others' reflective monitoring system and reflective situ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既是哲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吉登斯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之一。他提出的的结构化理论对分析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我们运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视角去解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具体的教育问题时,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将会是一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今雅;;交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3 王京华;杨馥卿;韩红梅;;合作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邓志伟;;关于教师反思性实践的批判性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唐雪梅;赵海林;;社会资本视野下的乡村政治精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3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4 石春梅;朱平;;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价值观危机及其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严骁骁;;从结构化理论看功能主义欧洲一体化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静;;从思想到生活:中国法学的目的迷失及找回——《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所开启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朱红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功能:知识社会学的视角[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8 郭景萍;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特征:制度化利他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9 高峰;;关于社会秩序存在的前提性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冰洁;;失地农民市民化困境的解读——一个社会空间分析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家新;;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高兆明;;生态保护伦理责任:一种实践视域的考察[A];生态伦理与知识的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艳;;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友梅;;自主性的增长: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家峰;;风险社会中的前瞻性管理——政府管理的战略设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兴智;;我国公民文化发展逻辑:协商民主的视角——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个案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例[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慰;城市设计框架及其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姜国俊;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3 申端锋;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5 郑中华;基于制度视角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7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8 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倩;论网络社会发展对国家权力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8年

2 王莉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名师影响与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晶晶;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君;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李海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程意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李Y,

本文编号:1345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45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