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属性的多元理解
本文关键词:教科书属性的多元理解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科书的研究正在兴起,但缺少对于教科书属性的全面理解。从教科书的文化属性、商品属性和政治属性三个方面综合认识教科书,有助于我们更新对教科书的认识,从而深化多维视角的教科书研究。
[Abstract]:The textbook research is on the rise, but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textbook attributes. From the cultural attribute of textbook,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ree aspects of commercial and political attributes of textbooks, helps us to upd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extbook, textbook research to deepen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23.3
【正文快照】: 在我国,教科书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几乎都在使用教科书。由于教科书主要是教育部门或者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进行编写的,所以教科书传递的知识和观念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科书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勇;;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多元文化传递价值认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魏伟;STS教育的文化整合战略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蔡澄;邰启扬;吴承红;;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业不良原因分析及教育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阎平;关于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3期
6 杨光伟,范劲松;对建构数学课堂文化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7 魏志耕;论成人教育文化之缺失——成人教育质量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李力;关于整合理论之整合[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夏晓勤,耿毅;论大学体育的文化本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朱浩;;从耗散结构理论看我国大学变革的机制[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梅;对当代教育思想的比较与我国教育发展的构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蔡燕;论语文教育文化本质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雨亭;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传珍;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慧莲;重新审视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昌波;区域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民主化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必由之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秀坤;传统与现代性的消长——论中国近代留学生的现代性特质[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锡海;校本课程中的学校特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红峰;论教材选用视野中的教科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7期
2 高水红;教科书话语的修辞——作为一种转化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2期
3 任菊香;政策速递[J];兵团建设;2005年03期
4 张福宾;;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5期
5 李长吉;肖欢;;教科书城市化倾向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1期
6 石鸥;吴驰;;中国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宣传效应[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7 B·M·莫纳霍夫;杜殿坤;;从学校改革的要求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1987年01期
8 徐凌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J];天津教育;2003年12期
9 肖敏,杨云慧;云南公开招标采购教科书 国家下达的专项经费要发挥最大效益[J];云南教育;2004年09期
10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创刊日期考辨[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红深;;伪满洲国教科书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郑国民;;清末民初的白话语文教科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刘立德;;陆费逵教育思想试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诸惠芳;;外国教育史研究成果巡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崔运武;;论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秦玉清;;北洋政府时期浙江私塾的实态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8 吴洪成;;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凌云;;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丙奇;怎样让免费教科书循环起来?[N];东方早报;2007年
2 王晖;今春起免费教科书要循环使用[N];河南日报;2008年
3 宋洁云邋冯俊扬;阿根廷:旧教科书买卖火,循环使用有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李珂;21类教科书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N];福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李静雯;教科书循环使用——诸多难题亟待破解[N];联合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夏海微;当废纸卖的教科书堆成小山[N];杭州日报;2007年
7 李霆;新疆 教科书采购节资750万[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8 张东阳;教科书循环使用:鼓励不如行动[N];珠海特区报;2006年
9 郭文渊;25种教科书免费提供农村学生[N];湄洲日报;2008年
10 凌军辉 王骏勇;江苏:循环使用部分课程教科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6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金京泽;韩国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齐梅;教育学原理学科科学化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海霞;清末民初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对教科书的管理[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高水红;教科书话语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俊朝;陆费逵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志萍;1914-2000年的“教育概论”教科书[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娟;法定文化中的学生意象[D];北京大学;2008年
7 王凡尧;教科书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任海宾;论教科书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瑞祥;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廖鹰;教科书如何充分地体现课程标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9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9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