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决策中纳入性别意识
本文关键词:在教育决策中纳入性别意识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社会性别理论的兴起,为我们探求教育决策中的性别意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在教育决策中纳入性别意识,也是进一步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在教育决策中纳入性别意识提出了几点拙见。
[Abstract]:The rise of feminist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social gender theor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ood, we explore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decision at the same time, incorporating gender consciousness in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further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 important way of democracy. As to the education decision included gender consciousness is proposed a few opin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性别意识的解读 性别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开始关注人性,确立人的主体性,开始关注人类自身时,性别意识就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得以重视,成为了现代意识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意识是一种观察社会的视角,是一种基于性别的差异,观察和认识社会事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雪峰,高畅;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06期
2 王瑞鸿;从男性中心到男女两性中心——对“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批判性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习胜;科学问题与科学研究——从本体论、方法论角度看科学问题的预设对科学研究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2期
4 王雪峰,高畅;赋予教育研究以性别意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李海生;;论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社会性别视角缺失[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6 吴小英;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7 陈曦;政治决策中的性别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田旭东;运用认知失调理论 创设最佳问题情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辉;;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郑小风;;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鲍云飞;;社会学视角下女性犯罪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陈少华;;安徽省某市2008年艾滋病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吕益萍;;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调查与研究[J];才智;2009年08期
6 尹乐菲;;浅析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及成因[J];才智;2009年26期
7 姜娟;;探究式化学教学中提问设计探析[J];才智;2009年28期
8 夏桂花;;谈师生交往的心理功能[J];才智;2010年16期
9 樊金娥;夏长宝;;家政哲学与职业女性自我增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小宝;张婧群;;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丹丹;;弥散的低度不平等——对我国性别分层状况的解读[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周玉;;未竟的性别平等——一项基于权力职场的考察[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林晓珊;;性别表演与性别认同:城市职业女性香烟消费的情境与实践[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李立娥;;试析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性别环境与途径[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宋晓光;;R&D活动中的科技风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刘巧蓉;;老年人婚姻市场的不和谐之音[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水镜君;;在对话中探寻中国清真女寺史——兼谈回族学建设中理论、方法的探索与创新[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罗利群;;民族教育研究的女性主义质性研究视角[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雄胜;张国法;刘旭;于成永;酆尘颖;;中国会计研究规范及其成效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高莹;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卓惠萍;论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玉梅;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周敏;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钟海琴;玻耳兹曼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培;女性角色变迁与女性犯罪[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艳;20世纪90年代国外高校女性教职工状况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于庆军;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未;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申莉靖;当代北欧妇女参政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仁阳;化学知识的心理表征与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方振政;以思维展开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模式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康健;婚姻法中社会性别意识变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董云松;公共政策视角下中国妇女参政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贾程程;缘何应建立中国女性科学范式[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王淑贤;《行动纲领》中12个重大关切领域简介[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2期
3 杨昌勇,胡振京;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5期
4 李慧英;让性别意识进入决策主流──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专题研讨会综述[J];理论前沿;1996年09期
5 张华夏;;论科学问题的逻辑结构(上)[J];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1期
6 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许艳丽,谭琳;女性主义方法论:向男女不平等挑战的方法论[J];浙江学刊;2000年05期
8 郑新蓉;进一步加强妇女教育的理论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 邱仁宗;论科学发现的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01期
10 李祖扬;科学问题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佰青;;试论女性主义对经典童话的重构——以卡特的《雪孩》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2 卢红;敬少丽;;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教师性别意识的研究——以若干中学教师个案研究为例[J];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3 毕恒达;当男人遇见女性主义:男性性别意识形成之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04期
4 李希慧,廖梅;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犯罪学思想介评[J];思想战线;2004年05期
5 袁宏琳;;王家卫电影的性别意识分析[J];写作;2009年23期
6 陈晓红;女性化的文学批评:选择整合还是分离——对女性主义批评的一种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6期
7 李玲;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李继凯;文学比较与性别意识[J];人文杂志;1997年06期
9 李永红;;找寻“失落”的群体——对我国女性翻译史研究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10 李慧英;中国社会性别意识、妇女能动性与发展──波士顿“中国妇女发展会议”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胡宇娜;陈忠暖;甘巧林;;西方女性地理学的发展与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辜美惜;郑雪;邱龙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阳;;我国女性期刊中的女性形象[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江逐浪;;从《大明宫词》到《橘子红了》看女性主义观念的体现[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6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黄春晓;张京祥;;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对城市建设的性别反思[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左志香;;当代女高中生的性别意识探析[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莉馨;;女性主义视阈中的格林童话模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银河;女性主义的三种方案[N];南方周末;2003年
2 李建军;禹建湘的《徘徊的边缘的女性主义叙事》[N];文艺报;2006年
3 吴武洲;女性主义的“中国化”学理总结[N];文艺报;2011年
4 肖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自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吴燕;那一记女性主义的“闷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王驰;云霞出海曙 辉映半边天[N];中国妇女报;2008年
7 何勇海;老习惯要不要改[N];文汇报;2004年
8 ;男性点击女性主义[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记者 王永钦;性别意识应在娃娃心中生根[N];中国妇女报;2005年
10 任振怡;构建女性主义诗学大厦[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绍雪;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屈雅红;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芬;当代中国女性意识问题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2 杨英;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晓霞;伊人独酌 眼泪成诗[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琴;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翻译中译者地位的思考[D];中南大学;2006年
5 邓琳超;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地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邬思云;女性主义视域下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许烨;大学生性别意识现状及教育反思[D];湖南大学;2010年
8 项红梅;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思考文学翻译中的翻译标准问题[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贺钢;众里寻“他”千百度[D];南昌大学;2007年
10 孙桂林;一个对立而矛盾的世界[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09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0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