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制度互补性视角: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5 01:02

  本文关键词:制度互补性视角: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分析 出处:《教育探索》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专业化 制度分析 制度互补性理论


【摘要】:制度互补性指在同一制度体系内不同制度间所呈现出的一种互补状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有关制度建设目前还存在明显滞后的状况,因而造成了互补性制度的缺失。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建设,一是应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二是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三是应改革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四是应建立健全对教师的激励机制。
[Abstract]:Institutional complementarity refers to a state of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within the sam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cant la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in China. As a result, there is a lack of complementary system.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establish an integrated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Third, we should reform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ers, and fourth, we shoul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eachers.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建立职前奠基、上岗适应和在职提高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从制度互补性的视角来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制度建设绝不是对某一制度的修订或完善,而应该是设法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为此,分析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方面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郭熙保,胡汉昌;论制度模仿[J];江汉论坛;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红燕;试论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周加来;朱芬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斌;;从资源控制到资源回馈——基层政权的乡村资源管理模式之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查华超;;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演化路径选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王鹤;宋炜;;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基层灌溉管理单位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7 于开红;;三峡库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治理结构与绩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8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宋妍;晏鹰;;社区共享资源自发供给的异质性效应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张震;;民有金融、民间财团和社区银行——基于浙江温州、台州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理论解析[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何嗣江;陈晔;;个人理性、集体理性冲突与协调:以金融衍生工具演进为例[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周彩霞;;共有信念缺失与法律成本的优化配置——基于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行为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龚向虎;朱宪辰;;编码系统、互动场景与局部知识演化[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吴晓路;史晋川;;非正式的第三方产品责任治理机制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琼;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雷;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郝文君;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戴琳;启智教育咨询教师工作营在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李子华;高师课程设计:问题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姜勇;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后现代转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温忠麟,李玉辉;英国师范教育课程的职业有效性审定[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5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6 韩毓f ;美国的师资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7 李桂芝;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培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9 陈章顺;浅论高师院校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教育[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张传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中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清连;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品位的提升[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6期

2 韩华球;;教师专业化——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年03期

3 陈雅玲;教师专业化与艺术师范生审美素质的培养策略[J];教育艺术;2004年02期

4 邢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校本培训[J];教育探索;2004年10期

5 康洁;陈书华;;论教师专业化的社会角色困境与出路[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6 马晓娟;;论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培养路径[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7 安t,

本文编号:1426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26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