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 基于案例推理(CBR) 问题解决 经验学习 探究学习环境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案例推理(CBR)已经成为了复杂问题解决的一个可信服的认知模式,它揭示了人或智能机器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利用过去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也科学地诠释了经验在人类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中的本质特征和基础性作用。本文探讨了CBR的认知过程、认知特征以及蕴含的学习新观点,并结合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简易机器人制作"的教学实践需求,运用CBR的教学建议设计、开发了简易机器人制作探究学习环境(Inquiry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Making Simple Robot,简称ILEMSR)。ILEMSR是围绕建立预期目标,提供真实体验,学习他人经验,引导经验阐释,促进经验反思,获取经验法则等原则创建的探究学习环境,它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在复杂任务情境中利用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解决劣构问题的相关行为,促进学生从经验中进行有效学习。
[Abstract]:Case-based reasoning (CBR) has become a convincing cognitive model for solving complex problems, which reveals the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people or intelligent machines use past experience to solve complex problems. It also scientifically interpret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functions of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problem solv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proces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w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contained in CBR.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demand of "simple robot making", the general technology course of high school in our country, using the teaching suggestion design of CBR. A simple robot Environment for Making Simple Robot is developed. Abbreviated as ILEMSR).ILEMSR is to establish the expected goal, to provide real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others' experience, to guide the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ence, and to promote empirical reflection. It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behavior of student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construction by the method of case-based reasoning in the complex task situation by acquiring the inquiry learning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rule of thumb and other principles.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effectively from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学习科学视域下的‘问题解决学习’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8801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学习科学的关注学习科学吸收了多种理论观点和研究范式来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其研究聚焦于人类学习的认知基础和社会基础,以及学习环境的设计,对学习形成了基于研究的主张,且使该主张具有实践指导、教学启示和理论内涵。学习科学正在指引建立适合于知识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锐;杨红美;;基于案例推理的问题解决[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武法提;黄烨敏;;生成性目标导向下以问题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陈爱民;刘宁宁;;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金洁;;对外语教学的认识论思考——利奥·范·利尔《语言教学大纲中的互动:意识、自主和真实》评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强粲;;语文教材中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例析《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9 何李来;;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何李来;;STAD型合作学习:教育学课程教学新尝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李学;容中逵;;论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与怀特海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5 梁世翔;盛建龙;;基于“2+1”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课程结构[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申慧林;;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燕萍;开放性课堂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6 金峗;国际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学校的影响与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7 倪琳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任务教学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维铭;对话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武法提;;论网络课程及其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师保国,申继亮,许晶晶;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7期
3 丁炜;;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年12期
4 李妍;;信息技术中介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6期
5 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设计的原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1期
6 武法提;;目标导向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锐;杨红美;郭灿;陈宏原;;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0期
2 姜荣国;;浅谈成人培训中的经验学习与生活技能开发[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09期
3 严加平;夏惠贤;;基于经验学习的学习风格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4 曲连冰;杨猛;;成人经验学习评估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刘奉越;康红芹;;成人经验学习及其教学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广平;;契约学习: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6期
7 王峰;科学认识中问题解决的准备[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8 王磊,岳波;“原型”在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活动中的作用[J];学科教育;2002年05期
9 刘启恩;问题——数学思想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3期
10 赵继强,吴建华;“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探讨——开放题、情景题的设计与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治;朱新明;;解题的思维过程[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2 罗勇;;奥里油电厂线路启备变二合一单元保护配置及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嘉元;;心理学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三部曲[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大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分配工作记忆资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曹建翔;;刍议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杜嵩杰;莫雷;金花;;情绪对计划功能的影响:一项使用伦敦塔问题解决任务的fMRI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艳云;赵俊峰;;不同种类的样例对初中生代数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衣新发;林崇德;俞国良;;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在电脑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裕鼎;吴庆麟;;领域特殊知识视野中的问题解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丁冠华;负起责任 把排污问题解决好[N];开封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许昌亮;生活问题解决了,,我再不会上路载客[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3 李伦娥;衡阳:着力把人民不满意的问题解决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庞文渊 实习生 赵晗梓;切实把农民看病问题解决好[N];宝鸡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恩惠;关乎民生的事每件都得办好[N];本溪日报;2007年
6 班振军;作用发挥在现场[N];人民铁道;2007年
7 海生邋龚玮 记者 凌云 红举;青山湖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N];南昌日报;2007年
8 郑存文;“检察官工作站”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N];检察日报;2008年
9 记者 郑健;变“上访”为“下访”[N];潮州日报;2008年
10 胡立强邋阳锡叶;湖南对信访问题解决不力者将究责[N];人民公安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2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于素红;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振新;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复杂问题解决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唐京;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杨光伟;学生在应用问题解决上的元认知行为表现与信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平;“问题解决”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海杰;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知识、技能培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蔡翠苹;数学问题解决中的直觉思维[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邱丽娟;论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文胜;问题解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远峰;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春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永红;合情推理与数学学习[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好勤;高中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课堂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傅琳;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2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62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