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PPT与PPT教学课件
本文选题:PPT 切入点:教学课件 出处:《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10期
【摘要】:P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准确地认识PPT的精髓和力量,并创作优秀的PPT教学课件,是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件事,那么如何创作优秀的PPT教学课件呢?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PP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very extensiv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and strength of PPT and to create excellent PPT teaching courseware.So how to create excellent PPT teaching courseware?
【作者单位】: 南通市第三中学;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泽平;;PPT教学课件的常见问题与制作步骤[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1期
2 张立;王蕾;;探索课程整合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思路[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04期
3 彭伟国;张文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04期
4 唐玉山;;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反思[J];山西电教;2008年01期
5 阮琼娥;;高职高专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6 程玮;;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4期
7 马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0期
8 周长梅;;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12期
9 李洪岩,任建;从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0 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冽;李泰峰;;通过混合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谈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3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全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掘学生多元潜能[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熊丽;;“一曲新词,天高海阔”——网络环境下的诗歌教学例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曹岚;;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之我见[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新科;李路群;尹东辉;;浅析信息技术与通信课程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启远;启东抓好远教教学资源开发工作[N];江苏科技报;2008年
2 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 李刚 马朝阳 徐进锁;PPT放映不要黑脸[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花耀兰 通讯员 隗长春;【武汉市xZ口区检察院】 检察PPT在全区大赛中胜出[N];检察日报;2010年
4 罗伦;企业“PPT泛滥”引争议[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5 河北唐县第二中学 李刚;快速实现PPT放映状态到桌面的转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贵定县一中 皮云波;浅谈课程整合方法[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湖南省汨罗市沙溪中学 伏灵芝;精雕细琢PPT课件更出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
8 四川省眉山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刘元敬;制作教学课件的几个思考问题[N];学知报;2010年
9 江苏 曹理成;让PPT接纳VCD[N];电脑报;2004年
10 河北省保定150信箱子弟学校教务处 刘艳军;辨析课程整合中的“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东峰;基于PPT战略的县域旅游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铁;基于Pro-Poor Tourism(PPT)的小尺度旅游扶贫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晨阳;产后甲状腺炎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王颖;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PPT(Pro-Poor Tourism)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董迎旭;KCI和forskolin诱导的神经元CCK、PPT、PDYN表达协同上调及其与PACAP、BDNF相互作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10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春华;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宓奇;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亢宇坤;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波;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康贵;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乔琴;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莫祖波;网络资源库设计及其在课程整合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晓明;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苏向红;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8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9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