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共享应用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精品课程 切入点:可持续发展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1期
【摘要】: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而这些课程存在未能真正实现开放及共享、缺乏维护及更新、较少投入实际教学应用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精品课程的实际教学应用,提高基于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利用内容分析法及案例研究法,提出从教学共享应用模式的视角实现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基于精品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校际协作学习模式及教师"行动—反思—更新"模式。精品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精品课程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则鼓励通过与优势学科建立协作关系的方式促进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教师"行动—反思—更新"模式是指同一课程的任课教师依托精品课程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Abstract]: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courses in our country, but these courses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opening and sharing, the lack of maintenance and renewal, the less input into pract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s,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the fine courses in our countr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ased on the excellent courses, this paper, guided by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unde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makes use of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case study metho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ne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sharing application mode, and discusses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high-quality courses, the inter-school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l and the teachers'"action, reflection and renewal" mode.The self-regulated learning model of high-quality courses emphasizes the decomposi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nto several problems and guides students to carry out problem-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The inter-school cooperative learning mode of high-quality courses encourages the sharing and application of high-quality curriculum resources by 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superior subjects.The mode of "action-reflection-renewal" of teachers means that teachers of the same course form learning community depending on fine courses and promote teachers' pers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华建新;网络教育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2期
2 徐福荫;;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常咏梅;;教育信息化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李君丽;祝智庭;;基于新课改的发展性教学评价设计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5 张强;刘晓剑;;国家精品课程实施中的协同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08年05期
6 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7 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8 王珠珠;陈庆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12期
9 龚志武;;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花;;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情感支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唐萍;沈洁;张雷;;网络环境下高职植物生理学课程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3 曹艳荣;;走出教师培训中课堂教学的困境——课例研究在CEA混成学习教师培训模式中的运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白晓晶;徐晓东;;影响校际协作学习的因素探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刘宇航;刘俊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1期
6 任远;李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哲学思想探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宋宝瑜;;农村远程职业技术教育新视角探究[J];成人教育;2008年01期
8 郭龙;;存在主义与大学英语发展性教学评价[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华建新;;远程教育自主学习的质量设定与控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10 路秋丽;孙华;田雨;谢怡;魏顺平;;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2 黄大方;;浅析课程自主学习设计的结构与层次策略[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华建新;裘伟廷;朱家华;;基于网络的学习型社会运行模式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4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武荷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物理学与教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名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晓丽;知识管理视角下Web2.0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洋;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李影;“好教师”:基于家长视角的调查与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底亚楠;基于博客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陈玖冰;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化学探究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占名;网络环境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世娟;基于教学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海英;基于知识建构教学范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10 和学仁;基于概念图原理的《电声原理与技术》导学—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建新;自主性学习的特征与学习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4期
2 华建新;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型学习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10期
3 徐晓东;浅析ThinkQuest的教育意义和价值[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4 吕森林;混合式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5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7 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8 张际平,高丹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9 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51门国家精品课程网上开放[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周志红;精品课程网络环境设计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海春;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信息[J];宁夏教育;2004年03期
5 郑家茂,张胤;“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王彦文,牟志美,高绘菊,苏宁,吴绪东;建设精品课程 提高教学质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02期
7 朱云,郭淑仙;从MCAI课件设计看精品课程建设[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方海东 ,张万祥;教育生命如何可持续发展?[J];教师之友;2004年04期
9 李泰峰,周通德,刘志军;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研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10 张艳萍,隋清江,张进宝;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构问题初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好翠;;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民;;上海教育资源库知识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节选)[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谭秀华;;我国学校灾害教育实施策略浅议[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徐福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宁本涛;;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张小玉;周丽;;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秋华;;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动力在哪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阎芬;;浅议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A];可持续发展教育专业区域中心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潘勤华;高健;;论我国收入不平等与教育不平等的相关性[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谭连芳;唐妮萍;;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民办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需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丰捷;151门国家精品课程网上开放[N];光明日报;2004年
2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3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4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5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6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7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8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9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10 张璇;房山区1368堂精品课程惠及居民20万[N];北京社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安阳市民办教育的现状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曹雪娇;增强精品课程示范性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新月;混合式学习模式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新刚;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状况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余波;学习社区规则构建案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英丽;《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邱祖建;基于web页《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网络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中学习活动情况统计与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郭华;生态视野下的区域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杨佳玲;绿色学校创建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15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1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