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贫困残疾群体的教育救助
本文选题:教育救助 + 残疾群体 ; 参考:《中国林业教育》2011年06期
【摘要】:城市残疾群体普遍存在经济贫困、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教育救助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策。我国针对城市贫困残疾群体的教育救助虽有较大发展,但仍面临救助理念和方式不科学、救助资金有限、救助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因此应更新教育救助观念、增加救助经费投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城市贫困残疾群体教育救助制度,以此确保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实现,帮助残疾人摆脱贫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Abstract]:The problems of economic poverty and low level of education exist in urban disabled groups. Education relief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 protect their right to education, help them out of poverty and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great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aid for urban poor disabled groups, our country is still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of unscientific concept and method of aid, limited funds and incomplete coverage of aid. Therefore, we should renew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aid. Based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education aid system for urban poor disabled group is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isabled's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to help the disabled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15440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C840058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曙光;;市场经济的伦理奠基与信任拓展——超越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刘金伟;杨桂宏;胡建国;;西方自由主义公平观评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民权;俞建拖;李鹏飞;;学费上涨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转型性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4 孙威,金承哲,孙立涛;体育伦理的哲学探究——从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寻求体育科学发展的永恒信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5 周湘斌;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群体的社会权利与政策性排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二)[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7 赵学刚;;求解农村教育权利贫困的经济法进路[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8 孙君恒;经济发展的伦理追寻——以阿马蒂亚·森的思想为基础[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9 高兆明;;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中的社会正义问题[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徐芳,贾彦东;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四川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徐晓松;论公司资本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冬梅;保障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6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7 黄剑雄;财税政策与城市反贫困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姚寿福;专业化与农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蔡养军;中国乡村集体企业经验的制度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彦东;中国金融波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杨惠芳;浙北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4 史慧明;道德资本及其存在形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石冬明;中国早期现代化延误的原因——历史考察与理论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剑彪;政府改革对政府管制网络型公共事业的影响——论电信竞争[D];吉林大学;2004年
7 郭超利;我国转型时期的居民收入差距[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鹏飞;新“发展”理念统摄下的经济-伦理观[D];东南大学;2004年
9 罗涛;居民收入分配中财政职能强化和调控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侯玉玲;中国孕产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实证研究:制约因素、政府行为与体制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玲;赵艳立;;部分城市教育救助政策实施情况调查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弘;;主题:从两个马歇尔的理论解析教育社会救助的重要意义——以日本、瑞典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 孙莹 周晓春;教育救助是终结贫困的最有效手段[N];中国社会报;2005年
2 记者 柯杨;郑州扩大教育救助覆盖面[N];河南日报;2010年
3 记者 蒋夫尔;乌鲁木齐困难家庭教育救助启动[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通讯员 杨广斌 谈雷 记者 陈瑞昌;扬州市区低保在校生享受教育救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记者 杨占苍;国贫县4年无一人因贫失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吴红萱 谢仲凡 许美艳;金坛教育救助制度化[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记者 魏贵富;清徐为贫困学生建立教育救助保障网[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赵亮邋通讯员 史丰华 韩学广;拾荒老汉发起成立教育救助基金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9 记者 蒋夫尔;乌市困难家庭享受教育救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郭玲;城乡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的几点建议[N];中国社会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力;中国城乡教育救助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任东芳;我国教育救助法的定位与构造[D];宁波大学;2011年
3 王凯;城市低保家庭教育救助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沈燕;城市贫困家庭教育救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温宏;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吴路珂;国际应急教育理论与实践初探[D];河南大学;2010年
7 毕英美;低保户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保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文美;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任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资助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78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7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