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师德要求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国家教师制度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4 05:41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研究基于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教师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分别就新中国成立初期、特殊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发展时期以及21世纪以来五个阶段进行师德要求的特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师德内容从单一政治化倾向朝多元结构化方向发展,师德要求从经验层面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2)师德要求经历了从"教师个人道德"到"教师职业道德"的曲折演变,未来应该向着"教师专业道德"的方向发展;(3)师德要求在高尚师德与底线师德之间徘徊,未来应该着力于细化师德内容结构层次,借以进一步明晰师德评价标准。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师德要求(1949—1965)
(一)师德要求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对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
(二)师德要求的内容部分沿袭了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增加了诸如师生平等、爱岗敬业、热爱集体等内容
二、特殊时期的师德要求(1966—1977)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师德要求(1978—1991)
(一)师德内容仍然注重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二)师德要求在教师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逐渐丰富
(三)开始出台专门的师德要求文件,师德要求进一步规范,师德内容进一步细化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的师德要求(1992—1999)
(一)师德内容仍然注重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二)师德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对教师队伍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师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性增强
五、21世纪以来的师德要求(2000—2019)
(一)国家对于师德要求的关注程度大大加强
(二)师德要求从聚焦中小学逐渐向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分层次进行扩展
(三)师德要求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六、回顾与展望
(一)师德内容从单一政治化倾向朝多元结构化方向发展,师德要求从经验层面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师德要求经历了从“教师个人道德”到“教师职业道德”的曲折演变,未来期望向着“教师专业道德”的方向发展
(三)师德要求长期在高尚师德与底线师德之间徘徊,未来应该着力于细化师德内容结构层次,借以进一步明晰师德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J]. 林崇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談談品德教育中我們教師的责任[J]. 雁汀. 人民教育. 1955(02)
[3]高等学校暂行规程[J]. 人民教育. 1950(05)
本文编号:3359394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师德要求(1949—1965)
(一)师德要求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对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
(二)师德要求的内容部分沿袭了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增加了诸如师生平等、爱岗敬业、热爱集体等内容
二、特殊时期的师德要求(1966—1977)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师德要求(1978—1991)
(一)师德内容仍然注重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二)师德要求在教师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逐渐丰富
(三)开始出台专门的师德要求文件,师德要求进一步规范,师德内容进一步细化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的师德要求(1992—1999)
(一)师德内容仍然注重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二)师德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对教师队伍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师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性增强
五、21世纪以来的师德要求(2000—2019)
(一)国家对于师德要求的关注程度大大加强
(二)师德要求从聚焦中小学逐渐向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分层次进行扩展
(三)师德要求的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六、回顾与展望
(一)师德内容从单一政治化倾向朝多元结构化方向发展,师德要求从经验层面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师德要求经历了从“教师个人道德”到“教师职业道德”的曲折演变,未来期望向着“教师专业道德”的方向发展
(三)师德要求长期在高尚师德与底线师德之间徘徊,未来应该着力于细化师德内容结构层次,借以进一步明晰师德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师德观[J]. 林崇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談談品德教育中我們教師的责任[J]. 雁汀. 人民教育. 1955(02)
[3]高等学校暂行规程[J]. 人民教育. 1950(05)
本文编号:3359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5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