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讨论中动态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序列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1:36
在线讨论作为在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文本数据可以反映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互动质量以及情绪状态。学习情绪影响认知行为,从而影响学习成效,研究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文章基于Harris等人的情绪分类法和蔡今中的认知分类体系,使用内容分析法和滞后序列分析法研究学习者的动态学习情绪、认知行为序列模式以及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困惑情绪和消极情绪会转化为积极情绪,但是中性情绪不会转化为积极情绪;学习者倾向于呈现描述行为和推断或解释行为,且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具有渐进性特征;描述行为会引发消极情绪,比较行为、推断或解释行为会引发积极情绪。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转换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干预,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教学活动过程图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线讨论中学习情绪的变化,应用LSA对情绪数据进行序列分析,通过计算转换频率,生成调整后的序列残差表。如果z-score>1.96,说明该序列具有显著意义。根据残差表绘制学习情绪的序列转换图,更直观地呈现学习情绪的变化,如图2所示。转换图中的所有序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图中结点表示各种学习情绪,箭头代表情绪的转换方向,线条的粗细表示情绪连接的显著性水平,数值表示调整后的残差值(z-score)。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情绪序列,分别为e1→e1、e2→e4、e3→e3、e4→e1、e5→e4。由上述情绪序列可以看出,学习者往往从消极或困惑的情绪开始,当讨论结束后,学习者的情绪倾向于积极情绪。在线讨论中,消极情绪是讨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绪,当消极情绪出现时,紧跟着会出现深刻情绪,e2→e4表明消极情绪可以激发学习者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行反思性思考。在讨论中,当学习者与同伴的观点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衡,困惑情绪在解决认知失衡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e5→e4揭示了困惑情绪可能会帮助学习者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e3→e3表明中性情绪出现时,紧接着只会出现中性情绪,不会转变为其他情绪。(二)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分析
与学习情绪序列模式一样,使用序列分析法将学习者的认知序列模式可视化,如图3所示。学习者的认知行为模式具有非线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等特点[28]。结果显示,学习者存在K→K、D→C、C→J序列,说明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具有渐进性特征。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展现,然后在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D→C和C→J是指在进行讨论时,学习者首先对同伴的表现进行描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其关键词进行比较,如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或者教学形态。最后基于实际的案例进行推理解释,以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技能。K→K指当有学习者定义某一名词或者分享教师笔记时,其他人也会对此名词进行定义或者分享笔记。由以上序列可以发现,在关于技能的讨论中,学习者通常以课堂的某一现象为基础,进行比较、推论或解释,最后达到深度理解的效果。(三)动态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序列的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滞后序列分析法的在线学习者活动路径可视化分析[J]. 胡丹妮,章梦瑶,郑勤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5)
[2]SPOC学习者认知行为及序列模式的差异性分析[J]. 刘智,杨重阳,刘三女牙,柴唤友,尼尔斯·平克瓦特.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2)
[3]教育数据挖掘中的学习者建模研究[J]. 徐鹏飞,郑勤华,陈耀华,陈丽.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6)
[4]SPOC论坛互动中学习者情绪特征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J]. 刘智,杨重阳,彭晛,刘三,粟柱,章广涛.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
[5]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深浅层学习者行为差异研究[J]. 王怀波,李冀红,杨现民.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6]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J]. 刘智,王亚妮,郑年亨,刘三,孙建文,杨重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7]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 邢伟. 职教通讯. 2017(03)
[8]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特征研究[J]. 李良,乔海英,王淑平.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
[9]自组织表征理论:一种物理问题解决的新理论[J]. 邢红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4)
本文编号:3362044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教学活动过程图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线讨论中学习情绪的变化,应用LSA对情绪数据进行序列分析,通过计算转换频率,生成调整后的序列残差表。如果z-score>1.96,说明该序列具有显著意义。根据残差表绘制学习情绪的序列转换图,更直观地呈现学习情绪的变化,如图2所示。转换图中的所有序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图中结点表示各种学习情绪,箭头代表情绪的转换方向,线条的粗细表示情绪连接的显著性水平,数值表示调整后的残差值(z-score)。从图中可以看出,共有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情绪序列,分别为e1→e1、e2→e4、e3→e3、e4→e1、e5→e4。由上述情绪序列可以看出,学习者往往从消极或困惑的情绪开始,当讨论结束后,学习者的情绪倾向于积极情绪。在线讨论中,消极情绪是讨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情绪,当消极情绪出现时,紧跟着会出现深刻情绪,e2→e4表明消极情绪可以激发学习者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行反思性思考。在讨论中,当学习者与同伴的观点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衡,困惑情绪在解决认知失衡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e5→e4揭示了困惑情绪可能会帮助学习者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e3→e3表明中性情绪出现时,紧接着只会出现中性情绪,不会转变为其他情绪。(二)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分析
与学习情绪序列模式一样,使用序列分析法将学习者的认知序列模式可视化,如图3所示。学习者的认知行为模式具有非线性、渐进性和突变性等特点[28]。结果显示,学习者存在K→K、D→C、C→J序列,说明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具有渐进性特征。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展现,然后在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D→C和C→J是指在进行讨论时,学习者首先对同伴的表现进行描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对其关键词进行比较,如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或者教学形态。最后基于实际的案例进行推理解释,以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技能。K→K指当有学习者定义某一名词或者分享教师笔记时,其他人也会对此名词进行定义或者分享笔记。由以上序列可以发现,在关于技能的讨论中,学习者通常以课堂的某一现象为基础,进行比较、推论或解释,最后达到深度理解的效果。(三)动态学习情绪和认知行为序列的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滞后序列分析法的在线学习者活动路径可视化分析[J]. 胡丹妮,章梦瑶,郑勤华.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5)
[2]SPOC学习者认知行为及序列模式的差异性分析[J]. 刘智,杨重阳,刘三女牙,柴唤友,尼尔斯·平克瓦特. 开放教育研究. 2019(02)
[3]教育数据挖掘中的学习者建模研究[J]. 徐鹏飞,郑勤华,陈耀华,陈丽.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6)
[4]SPOC论坛互动中学习者情绪特征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J]. 刘智,杨重阳,彭晛,刘三,粟柱,章广涛.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
[5]高校混合式教学中深浅层学习者行为差异研究[J]. 王怀波,李冀红,杨现民. 电化教育研究. 2017(12)
[6]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J]. 刘智,王亚妮,郑年亨,刘三,孙建文,杨重阳.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7)
[7]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 邢伟. 职教通讯. 2017(03)
[8]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者社会性交互特征研究[J]. 李良,乔海英,王淑平.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
[9]自组织表征理论:一种物理问题解决的新理论[J]. 邢红军. 课程.教材.教法. 2009(04)
本文编号:3362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6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