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学生数字化读写特征研究——基于“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8-26 03:04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数字素养。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数字化阅读实验室开展了数字化读写教学实践——"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文章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省某中学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时在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表达信息、沟通信息四个维度方面呈现出的特征,并将之与学生的在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学生获取信息的参与度和理解视频信息的能力较高;学生文字表达所反映的批判性思维总体水平较高,但是缺乏视觉思维;学生对吟诵任务的接受度较低,而对动画制作的接受度很高;学生沟通的频度和广度不高,沟通行为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和互惠效应;学生的数字化读写特征与语文成绩显著正相关。文章的研究对于中学生数字化读写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技术. 2020,3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中学生数字化读写特征研究——基于“数字化阅读”在线课程的调查


批判性思维十个子维度的深度值

结构图,学生,色彩,信息


在A、E课程中,从绘图工具来看,79.2%的学生采用纸笔手绘,18.2%的学生使用计算机制图,仅2.6%的学生采用计算机和手绘结合的方式绘图。从色彩、图形、图像三个视觉要素的表征形式来看,使用和未使用这三个视觉要素的信息图数量基本上各占一半(如图3所示),说明较多学生不能充分运用视觉要素进行知识表征,而是倾向于仅使用文字符号。从信息图的空间结构来看,61.4%的学生采用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图的阅读路径是线性的,更类似文字阅读的句法特征;36.0%的学生采用中心—边缘结构——中心—边缘结构图的阅读路径是由中心向外发散,更符合图像阅读的空间特征。学生设计的信息图内容得分分布如图4所示,而内容维度得分的平均数为13.48(满分为18),标准差为2.87,呈现显著的右偏分布,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收集与信息图主题相关的关键信息,仅在少数一两个细节信息方面有所差别。图4 学生设计的信息图内容得分分布

学生,信息,色彩,内容


学生设计的信息图内容得分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研究[J]. 李忠阳,孙宁.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5)
[2]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构成与培养途径[J]. 施歌.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7)
[3]校本课程“数字素养理解教育”设计[J]. 陈鹤霖.  教育科学论坛. 2016(10)
[4]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J]. 戴晓娥.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2)
[5]数字读写能力[J]. 唐晓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Z1)
[6]网络课程类别分析——基于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的分析视角[J]. 郭文革.  远程教育杂志. 2014(05)
[7]基于数字读写项目的学术英语模块化课程构建与实践[J]. 张薇.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3(02)
[8]网络阅读深度化的实践探索[J]. 潘双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4)
[9]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目标体系[J]. 吴向东,王继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09)



本文编号:3363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63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