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亲子关系和家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复原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04:28
  复原力是个体面对压力困境时恢复的能力,提高初中生的复原力水平有利于学生从困境和挫折中更快地恢复,且能有益于改善其学业成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运用2016年对中国广西、贵州、辽宁、云南和重庆五个省区市7个县的1 763名初中生调查数据,了解当前初中生的复原力水平,进一步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复原力动态模型及系统模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复原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通过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的复原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自尊在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对复原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积极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能够通过加强初中生的自我肯定、减少其自我否定来提高其复原力水平。据此,提出提高初中生复原力水平的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20,16(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亲子关系和家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复原力的影响研究


复原力动态模型

系统模型图,复原力,系统模型,外部因素


Mandelco和Peery于2000年提出了系统模型[14],他们认为个体的复原力水平会受到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内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生理因素指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则包括个体的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等。外部因素可以分为家庭内部因素和家庭外部因素。家庭内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部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等。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不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 而且各内部因素之间、各外部因素之间也发生着相互作用。在内部因素缺失时, 如果外部因素能及时补偿的话,也能够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 从而表现出好的复原力水平。具体模型见图2。本研究以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探究环境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主要分析家庭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对初中生复原力的影响。具体而言,依据系统理论,将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界定为外部资源,个体自身因素自尊定义为内部资源。根据复原力动态模型,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作为外部资源,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转化为内部资源,提升个体的复原力水平。个体的心理需求很多,包含渴望被尊重、被爱、被认可。实际上,自尊作为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表现,是一种心理满足感的体现。较高的自尊水平体现了个体对自我的尊重和认可。当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可能会提升,得到更高的复原力水平。依据复原力动态模型,自尊很可能在亲子关系对复原力的影响中起到中介的作用。所以本研究在探究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对复原力影响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个体的自尊水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其城市适应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王中会,蔺秀云.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3)
[2]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乐观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模型[J]. 邢艳艳,许燕,王馨蕊,张和云,于肖楠,赵欢欢.  心理学探新. 2016(02)
[3]学业复原力在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间的中介作用——基于1067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 蔡蓓,高静.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9)
[4]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的复原力与心理健康[J]. 陈瑜,裴涛,张宁.  中国特殊教育. 2015(02)
[5]亲子依恋与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关系[J]. 赵永婧,范红霞,刘丽.  中国特殊教育. 2014(07)
[6]中介效应分析:原理、程序、Bootstrap方法及其应用[J]. 陈瑞,郑毓煌,刘文静.  营销科学学报. 2013(04)
[7]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学业和社会技能的作用[J]. 李艳玮,李燕芳,刘丽莎,吕莹.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3)
[8]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J]. 毛向军,王中会.  中国特殊教育. 2013(03)
[9]自尊、应对方式与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关系[J]. 张海鸥,姜兆萍.  中国特殊教育. 2012(09)
[10]家庭收入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家庭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J]. 李艳玮,李燕芳,刘丽莎.  中国特殊教育. 2012(02)

博士论文
[1]家庭环境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与机制[D]. 孙圣涛.上海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家庭环境中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功能对高中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 张莹.吉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6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86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