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

发布时间:2021-10-13 14:02
  对于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应该认识到信息科技只是推动教学变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在学习、真学习",学习动机是关键,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变为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粘度"。线上和线下教学只是知识呈现的载体不一样,从学生学习的视角说,都需要经历阅读、思考、表达三个基本环节。在线教学要由新技术走向新形态,需要赋予新技术育人功能,聚焦育人方式改革的要求,重建教学价值观、重组教学结构、再造教学程序、重构教学文化,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体系。"居家在线学习"引发对非正式学习环境学习的思考,开发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应指向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要坚持优先性、全纳性和科学性原则要求。在线教学的课程与教学设计需要观照和回应疫情的多个侧面以及疫情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后疫情时期,当在线教育模式更多融入线下课程、课堂与教学时,新的混合教育制度需要超越技术的视角,重构制度中的规训与监控机制,以更专业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给学生和学习赋权。未来中小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教学新常态,需要关注三个核心要素:数字资源、流程再造、组织管...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 2020,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在线”易,“在学”难,动机是关键
    一、技术专家的教育预言有鼓动意义,但并非都会应验
    二、芬兰的在线教学不是意外,技术难以直接创造艺术
    三、“在线教学”若要保证“在学习、真学习”,学习动机是关键
居家学习: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主动表达
    一、自主阅读
    二、独立思考
    三、主动表达
在线教学:何以从新技术转向新形态
    一、基于技术并超越技术
    二、优化在线教学路径与师生体验
    三、建设优质资源库及其共享机制
如何让非正式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展
    一、非正式环境中的自发性与自愿性学习
    二、如何让非正式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发展
    三、非正式学习环境中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
    四、填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断层
停课不停学中的课程教学迷思与反思:教育规训制度的视角
    一、疫情的自然实验意义:最大程度剥离了常态化学校的制度形态
    二、疫情中全面转向在线教育的课程教学“问题”与教育规训制度的显现
    三、结语
在线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
    一、在线教学引发学生心理投入活动的策略
    二、在线教学适应学生工作记忆有限容量的策略
    三、在线教学建基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策略
在线教学: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竞争与合作
    一、疫情时的在线教学:学校与校外机构的竞争
    二、校外机构在线教学的有益探索
    三、后疫情时代的线上线下融合:学校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愿景
在线教育:从权宜之计到融合式教学
    一、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对比差异
    二、学校教育走向融合式教学
    三、后疫情时期,如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
回应疫情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基于社会文化和教育公平的视角
    一、回应疫情的课程内容设计
    二、居家学习的教学设计
    三、少数和弱势群体的在线学习支持
复学之后的学校教育该留住什么?
    一、留住“学为中心”的观念
    二、留住“互联网+”的教学方式
    三、留住学生的疫情记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课热潮背后的冷思考[J]. 张治.  上海教育. 2020(09)
[2]疫情防控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与在线培训分析[J]. 杨晓哲,张昱瑾.  现代教育技术. 2020(03)
[3]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怎样的学习方式——迈克尔·富兰的深度学习理论与启示[J]. 张良,杨艳辉.  比较教育研究. 2019(10)
[4]非正式环境下的学习与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J]. 王琳琳,杨明全.  教育科学研究. 2018(10)
[5]在线学习未来之我见——评2016年度Contact North报告[J]. 史蒂芬·道恩斯,肖俊洪.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2)
[6]课堂嵌入式评价及其应用[J]. 王晓莉.  中小学电教. 2010(12)



本文编号:3434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34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