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高中生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与学业可能自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5-06 21:12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与学业可能自我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业可能自我是可能自我在学习领域的反应方式,它是由可能自我派生而来的,主要是指在学术领域中存在的可能自我。目前,关于学业可能自我的国内研究不多,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和学习行为方面,研究表明学业成就和自我概念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学业自我影响学生的学业行为,积极的学业自我反映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应用,它在自我调节作用下,使内在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动力因素,而状态-特质焦虑是焦虑的两种不同反映形式。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业可能自我存在密切联系,同时状态-特质焦虑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那么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三者的关系,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本研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学业可能自我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以西安市两所普通高中的500名中学生为施测对象,在高一和高二年级随机抽取班级进行测验,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8份。以原始数据为依据,探讨分析了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和学业可能自我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下: 1、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数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状态-特质焦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状态焦虑水平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的状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在特质焦虑水平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 2、男女生在表面型和成就型动机的比较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男女生在深层型动机选择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动机水平高于女生。此外,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不存在年级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表面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深层型动机水平上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独生子女的深层型学习动机水平高与非独生子女。 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目前和未来学业可能自我上无显著差异。换句话说,学业可能自我在性别、年级、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4、学习动机中的表面型动机和深层型动机和状态-特质焦虑存在显著相关,但是学习动机的成就型动机维度和状态-特质焦虑无显著相关,此外,除了成就型学习动机之外,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表面型、深层型)和学业可能自我之间两两相关。 5、学习动机(表面型、深层型)作为状态-特质焦虑与学业可能自我的中介变量,对目前学业可能自我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对未来学业可能自我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 状态-特质焦虑 学习动机 学业可能自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1
  • 1.1 学业可能自我的综述11-14
  • 1.1.1 自我的概念11-12
  • 1.1.2 学业可能自我的概念12-14
  • 1.2 学习动机的综述14-17
  • 1.2.1 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分类14-16
  • 1.2.2 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16-17
  • 1.3 状态-特质焦虑的综述17-21
  • 1.3.1 焦虑的概念17-18
  • 1.3.2 状态-特质焦虑的概念18
  • 1.3.3 状态-特质焦虑的研究现状18-21
  • 第2章 问题的提出和假设21-25
  • 2.1 问题的提出21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21-23
  • 2.2.1 研究目的21-22
  • 2.2.2 研究意义22-23
  • 2.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3
  • 2.4 研究假设23-25
  • 第3章 研究过程25-27
  • 3.1 研究对象25
  • 3.2 研究工具25-26
  • 3.3 研究程序26-27
  • 第4章 研究结果27-32
  • 4.1 中学生状态-特质焦虑的研究27-28
  • 4.2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28-30
  • 4.3 中学生学业可能自我的研究30-31
  • 4.4 中学生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学业可能自我间的关系研究31-32
  • 4.5 学习动机作为状态-特质焦虑与学业可能自我的中介分析32-37
  • 第5章 分析和讨论37-43
  • 5.1 中学生状态-特质焦虑的特点37-38
  • 5.1.1.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差异比较37
  • 5.1.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37-38
  • 5.2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38-39
  • 5.2.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比较38
  • 5.2.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38-39
  • 5.3 中学生学业可能自我的特点39-40
  • 5.3.1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差异比较39
  • 5.3.2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比较39-40
  • 5.4 中学生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学业可能自我间的关系分析40
  • 5.5 学习动机作为状态-特质焦虑与学业可能自我的中介分析40-43
  • 第6章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49-55
  • 致谢55-5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琴,石勤;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述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黄丹媚,张敏强;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2期

3 郑珍珍;张静;;关于学习不良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王瑜;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进展及趋势展望[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2期

5 王昕;廖凤林;;高中生学业可能自我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6 陈卫东;数学焦虑理论的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5年07期

7 秦金亮;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理论的超越——霍妮神经症焦虑理论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8 欧晓霞;对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韩娟,吴汉荣,余毅震,杨森焙;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10 林崇德,王耘,姚计海;师生关系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状态—特质焦虑、学习动机与学业可能自我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49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