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问题与方法变革:一个技术倡议

发布时间:2022-01-03 19:03
  探寻我国教育管理学科面临的学科性质不清、理论脱离实践、本土化理论建构不足等多重危机的解决方略成为近年来学界的重要话题。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应用现状的分析表明,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方向模糊、路径单一以及研究技术和工具相对落后等问题。从资料(数据、证据)获取、分析和呈现方面,以数据挖掘、量化历史、混合研究、定性比较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知识图谱等技术方法为例,倡议采取更具有想象力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坚持循证取向,加强生成理论的个案研究和改变现实的行动研究,从而生成对教育现实更具有解释力继而改变教育管理实践的本土理论。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20,1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问题与方法变革:一个技术倡议


2010—2019年我国教育管理研究论文类型比较

比较图,教育管理,实证研究,类型


2010—2019年我国教育管理实证研究类型比较

教育管理,实证研究,美国,类型


图2 2010—2019年我国教育管理实证研究类型比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囿于长期积淀的思辨研究传统,[5]人们对于多元范式的认识和倡导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学理争论上,并没有真正地将各种范式及其方法应用于研究之中;另一方面是科学范式起源已久,在教育管理等多种领域中拥有着成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支撑,相对于其他研究范式,有更多的先例进行仿照,因此研究过程和成果产出更加便捷,并且科学范式下的量化研究更多地使用数理模型和统计技术,因此更显得“科学”;而诸如质性研究等以解释主义、自然主义等多元范式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学术研究基础和力量尚且不足,并且涉及伦理和价值的研究通常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对研究者的理论素养要求较高,因此在目前管理主义和绩效主义突出的学术成果评价机制下,迫于“生存”压力的青年学者更倾向于使用科学范式指导下的量化研究,尤其是以问卷和量表等工具为基础的调查研究。[3]当然,以逻辑推理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思辨研究仍然是建构教育管理理论和思想的重要路径,本文并非否定思辨研究的重要作用,而是强调研究范式的多元应用。正如有学者所言:“人们在批评理论的教育管理学可能存在‘以逻辑的实践代替实践的逻辑"错误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批评也可能存在窄化教育管理学内涵的倾向与偏失。”[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 李旭,王娇.  教育学报. 2019(06)
[2]美国教育政策循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J]. 杨烁,余凯.  复旦教育论坛. 2019(06)
[3]我国教育政策循证决策的困境及突破[J]. 杨烁,余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0)
[4]从压力回应到构建共识:焦点事件的政策议程触发机制研究——基于54个焦点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J]. 王国华,武晗.  公共管理学报. 2019(04)
[5]工具的祛魅:CiteSpace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与反思[J]. 柯文涛.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5)
[6]专栏导语:作为一种研究路径的定性比较分析:揭开复杂因果关系的面纱[J]. 黄荣贵.  公共行政评论. 2019(04)
[7]量化历史:经济史学的新范式[J]. 熊金武.  求索. 2019(03)
[8]2017年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网络舆情分析:特征、热点与应对[J]. 赵丽娟.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3)
[9]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 杜运周,贾良定.  管理世界. 2017(06)
[10]量化历史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 陈志武.  清史研究. 2016(04)



本文编号:356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56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