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17-06-15 18:02

  本文关键词: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哈尔滨、北京、太原、重庆、贵阳、鄂州、绍兴、广州8座城市17 622名中学生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应激性生活事件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结果压抑和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躯体亚健康关联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压抑应对方式在总效应中所占比例为19.4%~30.1%,退避应对方式在其中所占比例为18.6%~26.3%。压抑和退避应对方式在各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心理亚健康之间也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压抑应对方式占总效应的25.2%~34.0%,退避应对方式所占比例为20.1%~29.9%。结论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和亚健康之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合理的应对方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促进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安徽人口健康与优生省级实验室;
【关键词】应激 适应心理学 生活变动事件 亚健康 学生
【基金】:国家高技术“863”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2Z42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少年学生要面对学习、家庭及自我成长等多方面的压力,如何帮助其采用合理的应对方式处理这些压力,是研究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有研究者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出发,认为应激是个体面对应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2 姜乾金!310006,祝一虹!310006;特质应对问卷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3期

3 井世洁,乐国安;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荣,刘东海 ,解其伟 ,赵桂云;银屑病患者家庭心理氛围与其病情变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2 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3 邵华;刘晓明;赵金波;;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应对策略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黄丽华,姚蕴伍,胡斌春;护士特质焦虑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21期

6 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年05期

7 王燕;张雷;;自我概念在父母情感关爱与儿童发展间的完全中介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8 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9 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10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知识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杜健;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FDI溢出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徐青;ERP实施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辉华;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谢衡晓;诚信领导的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颢越;服务失败、服务补救与感知公平及补救绩效的关系[D];浙江大学;2006年

2 郭思;情绪应对,角色压力,控制感和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何新汉;资源两难博弈中人际评价、责任归因及负性情绪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光曦;消费者对涨价的价格公平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赵兰兰;成就目标、环境目标引导、成就动机与学习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夏书娥;监狱警察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钟燕;中学教师目标设置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夏勉;认知动机变量与心理求助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馨琦;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亚娣;永久型起博器患者心身症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D];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年01期

2 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汤仕忠,申红静,蔡雄鑫;248例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和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1期

4 井世洁;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5 张玉山;某医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2期

6 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1期

7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8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9 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10 申继亮,王大华,彭华茂,唐丹;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中介变量[J];心理学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张秀瑜;王宏;李雷雷;刘嘉洁;李思杰;;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8期

2 ;《心理卫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适应心理学》简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张昱;;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森林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4 王维宇;周家骥;顾海根;;上海市初中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5 高申春;机能心理学历史形态剖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6 沈之菲;;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抗逆力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05期

7 周亚男;焦彬;刘铁桥;陈冲;付兆亮;;自尊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8 陈冲;杨思;陆静文;;应激、自我、抑郁与自杀意念形成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年04期

9 陈冲;许林勇;;自我效能感在应激和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年04期

10 焦彬;陆静文;杨思;陈冲;刘铁桥;;应激性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抑郁与自杀意念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敏;从刘老根得精神病谈起[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林光;男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N];经济参考报;2003年

3 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教研室 吴任钢;心理因素影响睡眠[N];人民日报;2002年


  本文关键词:消极应对方式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亚健康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53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