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野看当代美国教育的问题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野看当代美国教育的问题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美国教育 后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过程教育 学生发展 教学方法 教育体系 教育理念 学校管理
【摘要】:正我们发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教育改革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尽管教育改革措施层出不穷,如建议改变教学方法、课程、班额、标准化考试等等,但结果似乎总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几乎全部集中于技术层面,教育改革总是关注改变教育体系中的各个部分,但却很少关注整个体系是否需要变革。具体到美国教育界,很多人
【作者单位】: 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研究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关键词】: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美国教育 后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过程教育 学生发展 教学方法 教育体系 教育理念 学校管理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我们发现,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教育改革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尽管教育改革措施层出不穷,如建议改变教学方法、课程、班额、标准化考试等等,但结果似乎总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几乎全部集中于技术层面,教育改革总是关注改变教育体系中的各个部分,但却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廷建;美国教育喜忧参半[J];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02期
2 熊和平;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学论研究的启示[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陈敬朴;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4 冯琳;感受美国教育[J];基础教育;2005年01期
5 金添;;美国特许学校的最新进展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12期
6 黎仰安;美国教育现状及其借鉴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年04期
7 万仪;杨娟;;美国教育改革的历史走向[J];才智;1998年04期
8 张国骥;美国教育的精神[J];书屋;2005年05期
9 傅林;;美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集团[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陈志权;;美国教育改革钟摆现象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埃明达;;美国教育1880~1940年发展情况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2 梁荣华;;美军政时期(1945—1948)美国对韩国的教育援助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梁荣华;;美军政时期(1945—1948)美国对韩国的教育援助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顾克;;浅论早期美国历史对教育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5 顾基平;;从教育立法看美国战后教育改革[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6 顾克;;浅论早期美国历史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顾基平;;从教育立法看美国战后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杨福祥;;智慧与教育改革[A];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李森;;两战期间美国教育改革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范玮;;美国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等教育改革指导思想浅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国教育体制一览[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胡萌;陈屹与她眼中的美国教育[N];光明日报;2001年
3 田温 田海明 编译;美国教育进行“增负”试验[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田温;美国教育的“增负”试验[N];科学导报;2005年
5 冯瑶;美国教育问责制及其启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南洋发展集团总裁 王伟;透视美国教育产业[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小何;美国教育质量下滑[N];中国质量报;2001年
8 钱跃;美国教育改革的背后[N];国际金融报;2001年
9 冯琳;美国教育的社会化和全球化[N];光明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林以勤 通讯员 徐建栋;34名常州教师眼中的美国教育[N];常州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春枝;中国近代教学方法史论[D];河北大学;2008年
2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立新;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6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9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晓林;评析现代美国第二次教育改革[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肖奕;杜威与美国教育的实用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官明娟;九十年代美国克林顿的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兴国;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建宏;简论邓小平的教育哲学观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纯青;衡南县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吴万春;基于网络环境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姗姗;论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闫福甜;战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19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1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