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调查与分析
【摘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与学习者的关注。选取部分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态度及需求。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大学生 移动学习需求 问卷调查
【分类号】:G645.5;G434
【正文快照】: 1研究概述1.1概念界定(1)移动学习。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移动学习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这是因为移动学习涉及诸多要素,目前对移动学习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技术为中心的移动学习定义;基于与E-Learning关系的移动学习定义;从增强正规教育角度出发的移动学习定义;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2 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王珏;赵呈领;张朝华;;移动学习及其实现的几个问题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张国杰;;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10期
5 刘巍;徐鑫;;浅谈移动学习[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1期
6 曾玲;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方案[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5期
7 沈娅芳;丁革建;;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7年04期
8 胡航;任友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下的M-learning共同体[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9期
9 鲁萍;;移动教育及其资源的构建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6年10期
10 余胜泉;刘军;;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朝红;刘桂兰;;移动学习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卉;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孟祥光;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文成;基于IP网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5年
5 赵世梁;基于移动学习的无线网络测评系统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曾晶;一种远程交互式教学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罗耀华;移动学习模型分析及移动英语平台的设计和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鸣;基于WEB的短信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剑峰;e-Learning Grid中学习对象资源的发现与调度[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伦墨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菊芳;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开展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四川体育科学;1995年01期
2 孙东方;张锦高;;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另一种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3 曹鸣岐;大学生网络情结的心理学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张小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5 陈林;;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解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6 李虹;大学生自尊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7 贺军生;;论扩招时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8 胡解旺,欧清华;就业的迷失——大学毕业生堕入传销陷阱的心理效应[J];青年探索;2004年06期
9 刘晓宇;;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交往归因与疏导机制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4年18期
10 肖三蓉,王挺,雷良忻;大学生抑郁心理成因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闫琼;王有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2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记者 赵大勇邋赵小羽;不善交友致大学生心理疾患,父母有责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通讯员 安立新邋记者 荣肖磊;我省2007年度“助学工程”受助生确定[N];河北日报;2007年
5 何桥;铜山县大学生村官服务远教培训[N];江苏科技报;2008年
6 代乐;2006年度“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启动[N];贵州日报;2006年
7 郭伟;人际关系问题成大学生头等“心病”[N];河北日报;2007年
8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晓峰;国家省十七家新闻媒体聚焦我市“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N];辽源日报;2007年
10 桑爱梅;如东远教为大学生村官添力[N];江苏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渭玲;媒体暴力信息对不同现实暴力接触大学生生理心理的不良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3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石晓勇;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杨琳娜;大学生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红霞;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8 肖秋萍;团体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彦如;山西省大学生SCL-90的常模建立[D];山西大学;2003年
10 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22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2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