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大学学生为例
【摘要】: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银川大学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经常采用的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以期对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宁夏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关键词】: 移动学习 调查问卷 大学生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移动学习(M-Learning)是数字化学习的延伸,它是指学习者在其可能实现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PDA等)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取学习资源,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过程。近些年伴随移动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子剑;王琨;龙吟;;应用播客进行教学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马秀莲;;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高校教育辅助性移动学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4期
3 耿晓爽;;中国——澳大利亚的移动学习应用情况比较及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11期
4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模式在教学应用中的特征分析[J];成人教育;2009年12期
5 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6 李海港;于宝莹;;论移动学习在高校中推广的不适合性[J];大家;2010年24期
7 曾希君;;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2年14期
8 黄德群;;移动学习研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2期
9 孙耀庭;;移动学习和移动服务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8期
10 李晶;;基于Agent的移动学习设备自适应模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付雄;移动学习资源有偿服务的支付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坤坤;基于WAP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前佳;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李文龙;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琦;手机移动学习资源内容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改进与应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王冬冬;移动学习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邹明;基于Qt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燕琴;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焰;移动学习环境下手机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向丽;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移动学习网站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胜泉;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2 叶成林;WAP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杨凌霞;陈盼;;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1期
2 陈金灿;;大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的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刘根萍;吴凤秀;;温州在校大学生接受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4 李俊;周倩;;基于用户自适应技术的“移动学习”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8期
5 高翠欣;;大学生国际意识状况调查与培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34期
6 张薇;;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分析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1年10期
7 王宇;;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2期
8 周生建;魏莎莉;杜芳;马海兰;王庆跃;;重庆市部分非医学高校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8年04期
9 黄炜;孔德民;董刚;;宁波市大学生法律素养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詹明鹏;钟晓玲;;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广州地区大学生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玲;陈德颖;吕涛;邵正波;;威海市某大学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立新;林永和;陈红敏;;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结构维度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子辉;李灵;;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中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黄丽珊;;大学生对自杀问题的态度的调查与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郑莉君;孙建云;;杭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诺敏;;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关注大学生性健康,,构筑和谐社会[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胡艳蕊;伍新春;;网络类依恋问卷编制及初步调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大三学生 扈超;北京籍大学生97%只愿在城八区工作[N];北京日报;2008年
2 本报通讯员 孙健 朱筱玉 本报记者 陈晓春;南农大“科技超市”开进苏北农村[N];新华日报;2006年
3 李雪林;千名大学生开展千村社会调查[N];文汇报;2008年
4 帅联邋古春婷 黄洁 张春燕;从书本到社会不是直线[N];珠海特区报;2008年
5 韩丽莎 刘丽娜;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就业需求差距分析[N];河北日报;2006年
6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7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建伟;社区老年居民中医“知信行”及生存质量调查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勇强;大学生阅读的性别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大学生主体性人格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潘修娴;大学生自我中心的探索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朱青穗;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潘丹;贵州在校大学生生育观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黄瑶;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其认知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汪宏伟;新时期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培育与引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燕飞;大学生不健全网络人格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琼;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冯静;四川省彝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7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87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