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挫折感的作用分析
本文关键词:团体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挫折感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有关学生学业挫折教育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和提出意见建议阶段,具体可操作应用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实证的缺失限制了理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所以,有必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补充。高中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最多,但其应对方式却令人担忧。已有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挫折应对方面,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团体训练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形式,最早源于欧美,最初用于对疾病的治疗,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于心理咨询中。团体治疗可以帮助心理正常的人提高和完善心理机能,促进人的人格成长。本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训练对改进学生的学业挫折的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第一,帮助学生通过增强交往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加入表演,提高参与精神,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形成积极面对挫折的态度和方法。第二,改变自我认识。通过第三者的观察与学生自己的反思结合,学生加深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改善了与他人的关系,与学习伙伴结成学习中和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使其个性和社会性更加成熟。第三,通过增加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不同情况下不同行为的情绪内涵,表现形式。通过观察,使学生更好的分享团体的经验和感受。由于团体训练是以团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点为其存在发展的基础的,参与到团体中本身就对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有治疗作用。在形成团体时,团体形成无条件接纳自我和别人的氛围。无条件接纳自己和他人并不是说对自己或他人的一切行为都无条件接受,而是形成一种共识。通过形成共识,改进班级风气与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面对挫折的良好外部环境,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互助式学习伙伴关系。学习伙伴是高中生要处理的重要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竞争与比较,给学生带来主要的学业压力。但是,一个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把大家的知识集合在一起更容易战胜困难,共度难关。团体辅导使学生学会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第一,同伴交往要主动、真诚、有礼貌、相互学习。主动适应环境是可以给他人留下好印象的有效方法,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有利于走出困难情境。第二,以诚待人。人际交往过程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公开,不装腔作势,表里如一。第三,与人交有基本的交往礼仪,谈笑有节制,控制情绪,理智待人。第四,相互学习,善于倾听,不总是自我中心,从别人的立场分析问题,对别人感兴趣的事情加以尊重,让人可以接近。
【关键词】:高中生 学业挫折感 团体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文献综述11-24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3 已有研究结果12-22
- 1.3.1 学业挫折感理论综述13-17
- 1.3.2 团体训练理论综述17-20
- 1.3.3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挫折感相关研究20
- 1.3.4 国内研究的综述20-22
- 1.4 已有研究的总结22-24
- 1.4.1 挫折、压力的辨别与统一22-23
- 1.4.2 挫折感的等级23
- 1.4.3 学业挫折感测量工具的参差不齐23
- 1.4.4 学业挫折感的操作定义23-24
- 2、高中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24-35
- 2.1 研究方法24
- 2.2 团体训练方案24-25
- 2.3 被试选择25
- 2.4 干预研究具体程序25
- 2.5 数据处理25-31
- 2.5.1 团体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25-29
- 2.5.2 团体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29-31
- 2.6 讨论31-35
- 2.6.1 团体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挫折认知的具有积极影响作用31-32
- 2.6.2 团体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挫折情绪具有改善作用32-34
- 2.6.3 团体训练为高中生学习伙伴关系建立提供环境34-35
- 3、研究有待深入之处35-38
- 3.1 关于测量工具35-36
- 3.2 关于团体训练方案36-38
- 参考文献38-40
- 附录一40-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新刚,周宏岩;团体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新探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苏玲,王春梅;民族地区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广西教育;2003年Z2期
3 何裕宁,张志成;对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04期
4 刘戍;张宁;;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5 盛湘鄂;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4期
6 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7 张骞;张大均;;试论我国当前挫折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段兴华;七十三;;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校园压力状况调研启示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谢嘉梁,杨燕,胡祖凤;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产生及矫正[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李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挫折应对的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永和;[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程家福;我国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杨静;大学生应对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实测[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5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