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制”教师学习:困境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师徒制”教师学习:困境与出路
【摘要】:尽管师徒制是促进新教师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式,但我国现行师徒制尚存在若干需要克服的困境,包括:师傅的"脚手架"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教师共同体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新教师进行创造的机会减少和师傅促进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反映为人们在理解"师徒制"教师学习时存在异化、窄化和僵化等认识上的偏差。要改造现行师徒制可以考虑多种途径,如积极试行师徒同台上课、灵活实施多层议课和多方引入发展资源等。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师徒制 教师学习 同台上课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11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以专家型教师为目标的教师职场学习的机制研究”(CFA110129)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重大招标项目“教师教育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研究”(985ZB0401)的系列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作为促进初任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师徒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远离实践的不足,因而日益成为新教师“转正”前的必备“课程”。也许正因为“师徒制”已基本成为常规,所以其有效性似乎不言自明,其合理性也无需质疑。然而,就笔者看来,“师徒制”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旭;教师学习:方式与反思[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刘云生;关注教师学习[J];辽宁教育;2003年Z1期
3 Marie Lance ,周芳;写给新教师[J];班主任;2004年08期
4 劳建祥;“新手上路”要注意——致新教师们的一封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1期
5 刘俐敏;关于新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年09期
6 王文生;教师学习的途径和方式[J];宁夏教育;2003年09期
7 刘桂玲;关于新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尝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张爱华,仇建平;论新教师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四个定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张廷贵;“帮新”:新教师发展的平台[J];天津教育;2002年Z1期
10 吴仁英;如何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弗雷伯格谈新教师必需的重要技能[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亚华;;师徒携手、互帮互学、教学相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林国清;;对师徒帮带的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王娟;郭黎岩;;中学新教师职业心理准备结构及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晓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李录山;;影响高中教师压力的主观因素及心理调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6 王东水;;网络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7 全建华;;“师徒帮带”随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王健;;精心帮带 全面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施智华;;学习—实践—感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周万海;;提高教师现代技术教育素质 适应现代教育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局;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冉亚辉;给新教师的三点建议[N];三明日报;2009年
3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茅卫东 通讯员 章艺红;浙江安吉:让新教师先进城再下乡[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见习记者 林夏;新教师,新理念,引领教育再革新[N];江西日报;2010年
6 刘新奇;新教师如何克服组织教材能力低的障碍[N];中国教师报;2003年
7 张培新;献给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吉芳芳;一个新教师的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裴伟 姜木金;市属学校今年招聘18名新教师[N];镇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毛齐明;教师有效学习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炜;农村教师学习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彩霞;新教师入职初期适应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仝小霞;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及出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池春燕;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师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科妮;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康健;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东慧;校本教师教育:改革教师学习方式的新机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6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