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评价指标体系 柯氏模型 总结性评价
【摘要】:目前,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如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进行总结性评价。本研究以国内外企业培训中上广泛采用的柯氏评价模型为基本评价框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特点,构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总结性评价指标体系。将体系的指标项分为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法确定各个指标项的权重。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评价指标体系 柯氏模型 总结性评价
【分类号】:G434;G635.1
【正文快照】: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承担着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有效应用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全面展开了国家级、省级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取得了一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2 宋德如;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问题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郭小平;王建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4期
4 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0期
5 张生;韩骏;王丽娜;齐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的评价方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4期
6 张生;何克抗;韩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呈林;;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调查及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0期
2 汪宁;;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赵迅;;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周玉萍;莫壮坚;;海南省贫困地区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与成效[J];成人教育;2010年05期
5 张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模式建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3期
6 郭惠玲;;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信息素养”有效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郭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党小超,赵鸿章,李焱;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现状调查及远程培训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林万新;郭友;;高师与中小学合作实现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0 王庶熙;;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建设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向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投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沛华;基于专家教师教学技艺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功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少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有效培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莎莎;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5 赵丽秀;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卓荣庆;面向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师培训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7 张利远;新乡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宿翠华;西宁城西区和兰州城关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培训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艳茹;陕西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培训浅层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帆;论中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优化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2 张青;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思考与模式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7期
3 宋德如;当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问题省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裴纯礼,徐学峰;加快各级教师网络培训基地的建设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宋德如;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有效路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6 王为杰!200062;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若干思考(第九讲)[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0年11期
7 郑淑英;贫困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年Z1期
8 霍益萍,张人红;发达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9期
9 刘儒德;关于香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中师资准备状况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10 宋德如;;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走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诸阪教;日本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迎春;;合作学习在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4期
2 李青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建构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3 刘春;;浅析高职院校多媒体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0年24期
4 张成洪,高瑾,沈洪波,朱宇红,闫华;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3年12期
5 何新凤,刘代汉;CAI课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中国林业教育;2004年01期
6 王伟红;以评价促发展——对学生评价的几点认识[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吴敏;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孙晓华;;高职网络课程评价锁定“工学结合”[J];中国教育网络;2009年06期
9 孙河川;刘颖;史丞芫;;英国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10 吴培乐;;教育资源承载力及其测评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丽君;隋光远;;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莉;陈秀峰;余童心;;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与策略[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郭庆娟;曲宁;;浅谈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步骤及评价方法[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附录: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覃海琪;;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朱向军;;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与构建[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9 程宏源;;学校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浅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评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栾传大;;关于加强区域传统美德教育建设的问题[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 金江军 整理;2005年高校教育信息化大事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韦钰;科学教育评价的国际发展新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人才观念:亟待走出“学历崇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杜弋鹏;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方向[N];光明日报;2006年
5 扬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促”为了“进” “督”为了“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晓 余;教师该怎样当[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马小强;尝试以学校增值评价推进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赵红;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室 姜平;引导学生反思性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荚存裕;劝退“差生”为哪般[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俊英;义务教育均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齐艳春;校园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慧;教师管理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秋花;师范院校本科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立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及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政权;基于模糊理论的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者学习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韦妙;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陶祥亚;教学型高校专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倩;高校网络课程的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施丽君;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6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