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师专业生活方式解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16:11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生活方式解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专业生活方式 政策解析 理论解析 实践解析


【摘要】: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教师生活方式是一种专业生活方式。从政策上看,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意味着: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对学生的教育具有责任感。从理论上看,教师专业生活方式指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实践和经历,具有持续的稳定性。同时选取一名教师为案例,对实践中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进行解析。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师 专业生活方式 政策解析 理论解析 实践解析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乃至教师的生命质量。教师职业是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由此我们可以说教师生活应该是一种专业生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属于专业性的?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对此都能做出回答。本文从政策、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宁虹;;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孙颖;;在课堂教学的深处行走[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8期

3 宁虹,刘秀江;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9期

4 温恒福;杨道宇;;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实践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白永然;;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探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华锦;合作中的建构——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陈梦稀;彭玲艺;;基于教学实践智慧培养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5 刘灿群;;小学教育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0期

6 汤雪花;田虎伟;;我国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7 李东斌;胡蓉;;我国教师发展学校近十年的探索之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王金革;;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消极情感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36期

9 李申申;;走向以人为本与辩证思维——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二十年发展之大趋势[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艳玲;培养“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靳玉军;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朱桂琴;教师的实践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娟;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征;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莎莎;小学语文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永然;理论与经验之间[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余庆;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中的教学语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琳琳;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闫红丽;实践取向的美国职前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圣洁;教师教育者的基础教育素养提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伟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之我见[J];教育导刊;1996年Z2期

2 吴先来;怎样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3 ;面向社会认定教师工作启动[J];安徽教育;2002年24期

4 吴辰;;让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更为舒展[J];学校管理;2002年05期

5 陈家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生存方式De反思与重建[J];班主任之友;2003年09期

6 钱广春;;浅谈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J];学校管理;2003年02期

7 齐鸣;教师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点健康问题[J];湖南教育;2004年20期

8 张梦中;情感劳动是教师工作的实质[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9 荆建华;杨国欣;;教师的“人”的角色:从心理学视角的理解[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肖福莲;;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芳;郝建;马国桢;周超;芦义涛;鲁金铭;裴晓伟;王涛;白万泉;贾瑞法;;《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2 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杨应元;;民办学校教师心理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张宏雷;刘铁京;;再析影响中学教师心理的几个相关因素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韩萍;;浅谈盲校教师的“压力”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文有;;感悟班主任工作[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7 廖全忠;巫文晖;刘水平;;“三心二意”为人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8 李彬;;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张新宇;;降低管理重心 增强教师活力——关于学校年级组建设的几点想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城区小学课题组;;教师师德评价的多样性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驹;中国杂协首推魔术教师工作室[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白忠文;教师工作幸福感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8年

3 张宏宽;有感于温总理的致歉信[N];光明日报;2009年

4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 刘传琼;加强教师工作量化管理的几点尝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黄文学(作者单位:靖远县糜滩学区);教师工作评价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6年

6 记者 孙玲;我区补充教师上万名 政策透明社会满意[N];喀什日报(汉);2006年

7 教学;莫把教师当工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8 记者 文天心;为学校和幼儿园创造良好环境[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张晓晶;山东省将“育人”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陈宏;构建和谐环境 解决教师心理危机[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官英平;板材V型自由弯曲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5 王凤琴;盒形件拉深智能化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6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兆透;大学学术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与教师公民行为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方见树;光学晶格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的Melnikov混沌[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兰;A学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许益锋;G大学独立学院提高教师满意度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解秀玉;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刘瑶;四川TY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慧;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彭艳;我国某独立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王敏;陕西A职业学校教师考评体系的优化设计[D];西北大学;2008年

8 秦晓丽;桂林市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谢海琼;农村初中教师管理有效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自兴;研究型大学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6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6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