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业求助与自信心的关系研究及教育启示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业求助与自信心的关系研究及教育启示
【摘要】:自从20世纪80年代,学业求助问题已成为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90年代学业求助的研究重心有所转移。学业求助是学生在校学习和成功的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策略。本研究主要研究学业求助行为在人口变量上的差异及与自信心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以101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李晓东的学业求助行为量表以及美国心理学家罗森伯格(M.Rosenberg)制订自信心量表,对中学生的人口学变量、学习成绩、自信心与学业求助的之间的关系进行的调查分析,以期能为中学教育教学提供建设性的建议。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中学生学业求助及各维度在性别这一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中学生总体的学业求助情况是当中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更倾向于向老师和同学进行工具性求助,而是较少的是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 第二、在教育阶段上,高中生和初中生在学业求助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高中生和初中生在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同学两个维度上表现显著性。高中生的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同学明显高于初中生。而高中生的学业求助、回避求助和工具性求助--老师都与初中生没有显著差异。 学业求助在年级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初中阶段初一学生的学业求助显著高于初二和初三,而在高中阶段高二高于高一。五个年级总的趋势是初一初二初三高二高一。 第三、不同文理科的高中生在学业求助和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而不同自评学习状况的中学生在学业求助上的有显著的差异。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和比较好的同学的学业求助水平比较高,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同学的在学业求助总分和各维度上上下不太稳定,中等偏上的同学的得分最低,学业求助很少。 第四、中学生自信心对学业求助及各维度有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 学业求助 自信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1 文献综述12-26
- 1.1 有关学业求助的研究综述12-17
- 1.1.1 学业求助的概念12
- 1.1.2 学业求助的类型12-14
- 1.1.3 学业求助的特点14
- 1.1.4 学业求助的相关研究14-17
- 1.1.5 学业求助的测量17
- 1.2 有关自信心的研究综述17-26
- 1.2.1 自信心的概念及其在学习动机中的作用17-19
- 1.2.2 自信心的结构和测量19-21
- 1.2.3 自信心的相关研究21-26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26-30
- 2.1 以往的研究的局限26
- 2.2 研究目的26
- 2.3 研究假设26-27
- 2.4 研究意义27
- 2.4.1 理论意义27
- 2.4.2 实践意义27
- 2.5 研究过程27-30
- 3 中学生学业求助的特点30-38
- 3.1 研究目的30
- 3.2 研究方法30-31
- 3.2.1 研究被试30
- 3.2.2 研究工具30
- 3.2.3 施测程序30-31
- 3.2.4 统计方法31
- 3.3 研究结果31-38
- 3.3.1 中学生学业求助的总体情况31-32
- 3.3.2 学业求助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32-38
- 4 中学生学业求助和自信心的关系研究38-42
- 4.1 研究目的38
- 4.2 研究方法38-40
- 4.2.1 研究被试38
- 4.2.2 研究工具38-39
- 4.2.3 施测程序39
- 4.2.4 统计方法39-40
- 4.3 研究结果40-42
- 4.3.1 中学生学业求助和自信心的相关分析40
- 4.3.2 回归分析40-42
- 5 分析与讨论42-48
- 5.1 学业求助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特点42-45
- 5.1.1 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总体的发展情况42-43
- 5.1.2 不同教育阶段中学生学业求助的差异分析和原因分析43-44
- 5.1.3 不同专业的中学生在学业求助上的差异性分析和原因分析44
- 5.1.4 不同自评学习状况的中学生在学业求助上的差异性和原因比较44-45
- 5.2 中学生学业求助和自信心的关系研究45-48
- 6 结论与启示48-52
- 6.1 结论48
- 6.2 对中学生的教育启示48-50
- 6.3 不足与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威佳,李晓东;自我调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1期
2 陈强;论学业求助策略及其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祝蓓里;方兴初;;自信心与运动行为关系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1990年03期
4 张甜;谢钰涵;;不同自信水平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5 李晓东,张炳松;成就动机与自我调控学习[J];教育研究;1998年08期
6 金冬梅;孟庆茂;;学业求助现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3年07期
7 常淑敏;由最近发展区到学生的学业求助——自我调控学习的重要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2期
8 唐芳贵;关于学业求助研究的述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10 李晓东,张柄松;初二学生目标取向、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运;贵州少数民族中学生自信、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宁;高中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岳欣;影响农村7-9年级学生英语学业求助的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佘万斌;超媒体学习情境下成就目标定向对高师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倾向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解希静;大学生学业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敏;初中数学困难学生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苏华;高中生自信与人际困扰、学业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付玉;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索雪原;初中生希望与自信关系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79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3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