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地震两年后灾区中小学教师焦虑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7:47

  本文关键词:地震两年后灾区中小学教师焦虑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焦虑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格 苦恼表露


【摘要】:焦虑是一种由紧张、恐俱、忧虑、不安、焦急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集合体。焦虑是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常见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327名灾区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肖计划等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苦恼表露指数量表为调查工具,了解了地震后两年灾区教师的焦虑状况,探讨了灾区教师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以及苦恼表露等特征对灾区教师焦虑状态的影响和预测作用。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同国内常模相比,其焦虑水平属于正常范围,而在焦虑检出率上,45.33%的灾区中小学教师被检测出焦虑情绪,12%的教师被检测出较严重的焦虑。 2.不同受灾程度教师焦虑水平各维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以及焦虑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焦虑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 3.应对方式中的求助因子上性别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女教师更倾向于求助。解决问题因子上年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年龄大于等于36岁的教师比年龄小于等于30岁的教师更倾向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事件。 4.灾区教师的社会支持分值说明灾区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比普通人多,且与男性教师相比,女教师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 5.焦虑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状态焦虑与人格中的E外向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N神经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P精神质量表、L掩饰量表得分相关不显著;特质焦虑与焦虑总分都与人格的4个维度显著相关,灾区教师的苦恼表露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6.多元回归分析发现,N神经质、主观支持、E外向、自责、苦恼表露、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七个变量能联合预测灾区教师焦虑49.5%的变异量。
【关键词】:焦虑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人格 苦恼表露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26
  • 1 研究背景9-10
  • 2 焦虑的内涵10-15
  • 2.1 焦虑的界定10-12
  • 2.2 焦虑研究的理论背景12-15
  • 3 焦虑的影响因素15-20
  • 3.1 内部心理因素15-18
  • 3.2 外部因素18-20
  • 3.3 焦虑的其他相关研究20
  • 4 教师焦虑的相关研究20-22
  • 5 地震后各阶段关于灾区焦虑状况的相关研究22-24
  • 6 研究意义24-26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26-29
  • 1 研究目的和假设26
  • 1.1 研究目的26
  • 1.2 研究假设26
  • 2 研究方法26-29
  • 2.1 被试26-27
  • 2.2 研究工具27-28
  • 2.3 数据处理28
  • 2.4 访谈法28-29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29-38
  • 1 灾区教师焦虑情况29
  • 2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的群体差异分析29-31
  • 2.1 不同性别灾区教师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29-30
  • 2.2 不同程度受灾地区教师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30
  • 2.3 不同年龄段灾区教师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30-31
  • 3 灾区教师应对方式特点的统计分析31-33
  • 3.1 不同性别灾区教师应对方式差异检验31
  • 3.2 不同年龄段灾区教师应对方式差异检验31-33
  • 4 灾区教师社会支持特点的统计分析33-35
  • 4.1 不同性别灾区教师社会支持差异检验33
  • 4.2 不同年龄段灾区教师社会支持的差异检验33-35
  • 5 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苦恼表露、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35-36
  • 5.1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35
  • 5.2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35-36
  • 5.3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36
  • 5.4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苦恼表露的相关分析36
  • 6 影响灾区教师焦虑水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36-38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38-50
  • 1 地震两年后灾区中小学教师的焦虑状态的现状分析38-39
  • 1.1 地震两年后灾区中小学教师的焦虑状态总体情况及相关原因分析38-39
  • 2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的群体差异分析39-42
  • 2.1 不同性别灾区教师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39-40
  • 2.2 不同程度受灾教师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40-41
  • 2.3 不同年龄段灾区教师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分析41-42
  • 3 地震后两年灾区教师应对方式特点的现状分析42-44
  • 3.1 地震后两年灾区教师应对方式现状总体情况与相关原因分析42
  • 3.2 不同性别灾区教师应对方式差异检验分析42-43
  • 3.3 不同年龄段灾区教师应对方式差异检验分析43-44
  • 4 地震两年后灾区教师社会支持特点的现状分析44-45
  • 4.1 灾区教师社会支持现状总体情况与相关原因分析44
  • 4.2 不同性别灾区教师社会支持差异检验分析44-45
  • 5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苦恼表露、人格特征的关系分析45-47
  • 5.1 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情况45-46
  • 5.2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46
  • 5.3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46-47
  • 5.4 灾区教师焦虑水平与苦恼表露的相关分析47
  • 6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苦恼表露对焦虑的预测作用47-48
  • 7 灾后心理健康维护的建议48-50
  • 7.1 对相关政府部门和心理工作者的建议48-49
  • 7.2 对灾区中小学教师的建议49-50
  •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中英;;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吴薇莉;苏文明;魏赓;唐颖彦;;5·12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建议[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3 G.A.雅各布斯,新馨;灾后的心理社会需求[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4 范方;柳武妹;;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焦虑、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张月平;朱霞;苗丹民;杨业兵;汤晶晶;江源;杨军;;汶川地震救援人员一年后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年13期

6 田丽丽,张晓慧;高中教师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5期

7 周倩,钱丽菊,姜乾金,王俐;不同职业人群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比较及两者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6期

8 梁斌;王煜青;;四川地震灾区教师应付方式现状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9 郑有珠;教师在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游永恒;张皓;刘晓;;四川地震灾后阿坝州中小学教师心理创伤研究报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九君;高三学生抑郁与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金素;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0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40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