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中引入《作假识别量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5:5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中引入《作假识别量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心理资本 作假识别 量表编制


【摘要】:心理资本是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可以通过学习而得到提升的一种积极心理能力,属于类状态的心理特质,具有可测量、可开发的特性。 通过文献梳理,本研究确定了如下研究目的:首先,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开发《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其次,针对在心理测验中经常发生的作假现象,开发在心理资本测验中能有效筛选作假被试的《作假识别量表》。最后,研究加入《作假识别量表》的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差异。 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编制中,选取在校大学生被试进行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等方法;在《作假识别量表》编制中,采用被试内实验设计、概化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经过系统分析,本研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 第一,《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由6个维度构成,分别命名为奋发进取、尊敬谦虚、积极乐观、知恩图报、自信不疑和包容宽恕。量表的信效度较好,同质性信度α系数为0.84,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71~0.94之间,与《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方式的相关分别为-0.74、0.72,与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际关系困扰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72和-0.82。 第二,《作假识别量表》是由6个项目构成的单维量表。因素分析和概化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的信效度较高。KMO值0.809,解释率为55.858%,所有项目的因素载荷都比较高(0.40);正负向题的G系数分别为0.726、0.654;φ系数分别为0.715、0.620;全量表的G系数和φ系数分别为0.825、0.809。 第三,加入作假识别量表前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加入作假识别量表后水平;加入作假识别量表后,分界线为22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分界线为20的水平。 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开发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符合量表编制要求,可以作为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工具使用;针对心理资本研究而开发的《作假识别量表》符合量表编制要求,可以在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中使用;在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中,加入作假识别量表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识别作假被试,从而提高心理资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资本 作假识别 量表编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8-27
  • 1.1 积极心理学简介8-9
  • 1.2 积极组织行为学研究综述9-11
  • 1.2.1 积极组织行为学简介9-11
  • 1.2.2 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研究11
  • 1.3 心理资本研究综述11-21
  • 1.3.1 心理资本概念的提出12
  • 1.3.2 心理资本的概念研究12-15
  • 1.3.3 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研究15-17
  • 1.3.4 心理资本的特征研究17-18
  • 1.3.5 国内外心理资本研究方法18-19
  • 1.3.6 国内外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19-21
  • 1.4 心理资本量表的编制和使用研究21-23
  • 1.4.1 国外心理资本量表的研究现状21-22
  • 1.4.2 国内心理资本量表的探索研究22-23
  • 1.5 作假识别量表研究综述23-25
  • 1.5.1 国外作假识别量表的研究现状23-24
  • 1.5.2 国内作假识别量表的探索研究24-25
  • 1.6 问题提出25-27
  • 1.6.1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思考25-26
  • 1.6.2 研究目标及总体设想26
  • 1.6.3 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26-27
  •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的编制27-45
  • 2.1 量表的理论维度构想27
  • 2.2 量表的编制及初步修订27-28
  • 2.3 量表的预试与分析28-29
  • 2.3.1 研究对象28
  • 2.3.2 施测28-29
  • 2.3.3 统计处理29
  • 2.4 结果与分析29-39
  • 2.4.1 量表各项目分析29-30
  • 2.4.2 探索性因素分析(EFA)30-37
  • 2.4.3 量表的信度分析37-38
  • 2.4.4 量表的效度分析38-39
  • 2.5 《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的验证分析39-45
  • 2.5.1 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的施测与检验39-40
  • 2.5.2 效度检验40-44
  • 2.5.3 信度检验44-45
  •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资本作假识别量表》的开发45-61
  • 3.1 量表的开发和设计思路45-46
  • 3.2 《作假识别量表》的编制过程与结果46-61
  • 3.2.1 量表的编制过程46-48
  • 3.2.2 量表的结果分析48-50
  • 3.2.3 量表的结构效度50-51
  • 3.2.4 量表的信度检验51
  • 3.2.5 量表的项目确定51-52
  • 3.2.6 作假分界线划定52-54
  • 3.2.7 《作假识别量表》的效度研究54-57
  • 3.2.8 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研究57-59
  • 3.2.9 不同情况下心理资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59-61
  • 第四章 分析和讨论61-65
  • 4.1 关于心理资本量表维度问题的讨论61-62
  • 4.2 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编制的讨论62-63
  • 4.3 关于《作假识别量表》编制的讨论63
  • 4.4 关于不同条件下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讨论63-6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5.1 研究结论65-66
  • 5.2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2
  • 附录172-74
  • 附录274-78
  • 附录378-81
  • 附录481-84
  • 致谢8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颖;张慧;曹小燕;;基于概化理论的作假识别量表编制及其作用——以心理资本问卷中作假识别量表的编制为例[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983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83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