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有效教学”的社会学追问

发布时间:2017-10-09 10:18

  本文关键词:“有效教学”的社会学追问


  更多相关文章: 有效教学 标准 主体


【摘要】:有效教学是工业社会追求效率、效果和效益的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是迎合时代需要的教学理念,也是工业社会对于学校和教学的现实要求。在批判有效性的标准局限于成绩与知识的占有程度的基础上,揭示出有效教学主体的混乱,提出有效性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人的发展,有效教学的主体是社会而不是个体。进而提出了有效教学发展的正确之路,即教学体现教学本质的合作性、教学教育性、教学自然性、教学正当性和发展主动性。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有效教学 标准 主体
【基金】:杨启亮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BHA100047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有效教学”是什么?学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然对“有效教学”的理论建构、实践模式和策略的探索却如火如荼地进行。如有学者就认为“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聚焦学生成长的评价;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端,Stephen Keith;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3 徐继存,赵昌木;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4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 杨启亮;;教学的教育性与教育的教学性[J];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6 周兴国;;论有效教学的正当性[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7 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7期

8 崔允o7;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J];人民教育;2001年07期

9 胡庆芳;;美国有效教学原则及能力要求的教学论意义探寻[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5期

10 肖庆华;;论有效教学的限度[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戴锦初;;优化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实现优质的有效教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丁亚元;;有效面授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王跃红;;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熊伟;;聚焦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棠湖中学“三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4 周国文;;人文奥运与公民伦理[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曾鹰;;现代性悖论与技术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7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褚洪启;;杜威的教育目的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8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程焱;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崔允o7,王少非;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年02期

4 杨启亮;;论普通学校的教学目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年05期

5 王曦;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课堂行为差异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6 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7 连榕;教师培训的核心: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增强[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8 王庆宪;“多元互动”:新课改的核心理念[J];内蒙古教育;2003年04期

9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9年05期

10 袁维新;教学交往:一个现代教学的新理念[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岗;田静;;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顾凤威;;关于文学批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柯宏;;浅谈高中生“好课”的三大问题[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5 刘庆昌;;关于教育理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吴清晰;;新课改背景下科学评课的有效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3期

7 杨霞;;创设优质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年33期

8 李艳花;;浅谈大学教师的魅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2期

9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10 骆郁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之深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亚首;谷勇;殷瑶;王玉玲;安明超;尤云钊;;麻疯树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李e,

本文编号:999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99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f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