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融合:新闻传播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第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综述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与社会融合:新闻传播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第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第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围论文进行文献分析,从新媒体与社会热点事件、新媒体与人际交往、新媒体与城市传播、媒体自身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年会的主要研究进展。文章认为,本次年会从多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新媒体所重构的社会,以及在网络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改变,描绘了一幅新媒体时代社会各要素在变化中发展的新画卷,从新媒体视角切入,为当下社会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变迁 城市传播 人际传播
【分类号】:G206-4;G643
【正文快照】: 11月16、17日,第十三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台北、武汉、南京、杭州、广州等地的新闻传播学子参加了会议。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王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谢静及上海新民网首席执行官张弘做了主旨演讲;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良荣;张华;;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新取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从芳;;如何规避社会新闻煽情和猎奇的弊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刘砚明;;论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张岩;;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工作[J];办公自动化;2011年10期
4 刘聪聪;;大众传媒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5 胡豫琴;;我国报纸的奥运报道策划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6 王爱民;;浅议报刊新闻标题编辑加工的技巧[J];中国编辑;2009年06期
7 张伟;嵇玲;;新闻价值要素对体育新闻选择的影响——以地方性综合类报纸的体育版为例[J];中国编辑;2010年04期
8 季峰;;中外出版法制建设比较研究[J];编辑之友;2010年02期
9 任志明;黄淑敏;;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J];编辑之友;2010年03期
10 李铁锤;;对软性假新闻是损害媒体公信力主因的质疑[J];编辑之友;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悦;;浅议后奥运时代北京的国际媒体形象塑造[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臧海群;张国良;;受众研究跨学科的性质与方法——兼论建立跨学科研究的受众学[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李双龙;;主题:传播网络下的中国大都市郊区农村居民[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史平松;;做精做美期刊,为读者提供阅读盛宴——《新安全安徽消防》提升质量的做法[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喻国明;谢征;;传媒产业:建设“软实力”的基础与关键[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7 张苗苗;;广播影视产业创新的风险及其监管路径选择[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杨鹏;唐三勇;;网络民意流行语:舆论表达的特殊形态[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9 周彤;;对弱势群体报道的新闻框架的建构与重构——以“八毛门”事件为例[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10 杨娟;;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媒体新闻报道之变迁——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书藏;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海军;广告舆论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郑亚楠;地市级媒体转企改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君;谁的话语空间?中国电影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杜成会;理解报纸大众化——关于我国20余年报业改革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刘勇;重塑权威、重塑核心[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闻莺;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伦理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丰义哲;国内网球专业期刊对上海大师杯赛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春华;上海《东方体育日报》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赵现青;《体坛周报》NBA报道现状及报道特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马冬娟;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体育动画片的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余祥鹏;党报品牌战略与管理创新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洋;马英九上台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台报道的舆论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J];国际新闻界;2009年09期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2012年16期
4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新闻大学;1995年01期
5 李良荣,李晓林;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J];新闻大学;1998年03期
6 黄旦;;由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J];新闻大学;2008年02期
7 刘自雄;刘年辉;马凯;何冬英;刘子倩;;2012年度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基于9种CSSCI期刊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肖学斌;朱莉;;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林爱清;;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4 王海峰;;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2期
5 韩爱妮;;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6 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年07期
7 曹凤才;田维飞;;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汪,
本文编号:1005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05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