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6:32

  本文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研究生涵养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科学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为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代研究生加强自我涵养中的传统文化精神,主要包括和谐理念、刚健理念、兼济精神、义利观及道德观等内容。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倡导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利用网络平台手段、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等形式,是探索在当代研究生自我涵养中增加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研究生涵养
【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项目(2012ysz27)
【分类号】:G643.1;G122
【正文快照】: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层次最高的教育。研究生是国家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现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快,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但综合国力的提升还需要文化的大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而当代研究生涵养养成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无疑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研究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露;;关于研究生美育中的传统文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1期

2 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健;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价值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敏;;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王巧;;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魏伟;;论传统古训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弟子规》、《格言联璧》培养大学生处世能力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01期

4 于伟峰;王丽;齐景爱;商植桐;马喜春;;提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对策分析——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2年01期

5 邹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J];前沿;2012年1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管文文;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丽;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国生;;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自由”定义考略[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2 田广清;;如何认识儒家文化的良性遗产与劣性遗产——借鉴儒家文化应注意的几个方法[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10期

3 王沪宁;创造性再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4 王冀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朱佳;;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智力结构的关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张春丽;;古典诗词与大学生人格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杨帆;孙涛;;文化传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谭小宝;;对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9 王钧林;;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J];孔子研究;2008年05期

10 李晓春;;论戏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俊杰;韩志华;;和谐社会的文化解读——中华和合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王静;王会荣;;《诗经》与礼乐文化精神[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张俊;程伟;梅珍生;;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型的反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苏晨;周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传统文化[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纪丽真;冯广明;;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文化——兼评宣兆琦《齐文化与山东文化大省建设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严木初;;浅谈藏族文化教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邓红艳;;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10期

8 茆海云;;庆传统节日 承传统文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1期

9 木拉提·黑尼亚提;;启蒙精神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J];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张宝明;“整合”:文化选择的死结[J];社会科学家;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咏;;试论转型期应倡导的当代文化精神[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3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中杰;;上海的文化精神(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荣智;冯广宏;;西蜀水文化精神新论[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论中国五色的象征意义[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世文化是西安传统文化的精粹[N];西安日报;2004年

2 喻守国;经典的另一种读法[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杜浩;文化人应做发现文化病灶的医生[N];邯郸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建松;充实完善“清明文化”,别让清明节变成“扫墓节”[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李国兴;弘扬闽南商旅文化精神[N];福建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郑丽虹;富裕了更要找回文化精神[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许大昕;大文化视野下的城市景观[N];云南日报;2006年

8 梅岱;看文化和文化的看[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家族背后的文化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刘士林;江南文化精神的“在”与“说”[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陈文殿;全球化与文化个性[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东e,

本文编号:1013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13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3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