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属高等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过程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2 08:23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属高等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过程调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甘肃省高校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


【摘要】:就甘肃省属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对349名博士研究生和289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对研究生的指导方式过于单一;②对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综合考核和中期考核不够严格,有的甚至流于形式;③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不够严格;④多数研究生对发表论文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他们反对硬性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的做法;⑤分别有近38%的博士生和近12%的硕士生参加过国际学术会议,近60%的博士生和23%的硕士生参加过国内学术会议;⑥研究资料有限、经费不足和缺乏导师指导是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经济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甘肃省高校 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水平,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十余年来,我国在研究生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也有不少论者纷纷发表观点陈述研究生生的指导教师。(责任编辑周玉清)甘肃省属高等院校博士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2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3 王建民,楚红丽;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以北京市全日制统考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彭国华,甘永涛;充分发挥导师组作用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6 赵卿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7 曹健,芮国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转变及重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1期

8 王源升,杨波 ,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4期

9 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10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继英;赵正洲;;农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三·三”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2 张应春;吴永明;丁毅强;;关于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刘颂;焦文佳;;中美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周珂;周艳丽;;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优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5 徐哲,王晶;ISO9000标准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许朝辉;高万林;张领先;孙瑞志;马道坤;;基于AHP的研究生生源素质评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7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8 李静;薛翠霞;;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9 吕文娟;和金生;;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美第奇效应——基于知识发展的类生物理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崔丽娜;;关于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红;李文利;左祖晶;;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机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慧;;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张玮;陈亚明;李谨;徐艳;;校企联合在现代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石;高校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与培养绩效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孙玉景;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杜佩;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慧;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玲玲;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绍辉,任先达,雷兵;制约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吴沛涛;注重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6期

3 潘懋元;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4 蔡克勇;大众化的质量观: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戴绯,张世贤;导师具有创新观念 才能培养创新人才[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7 赵蒙成,周川;高等教育质量:概念与现实[J];江苏高教;2000年02期

8 柳国辉;高等教育评价质量观刍议[J];江苏高教;2001年01期

9 吴鹏;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市场价值取向——合理性及其局限[J];江苏高教;2001年04期

10 刘俊学;服务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王艳华;吴竞芳;;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浙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浙江经济;2007年17期

2 孙松滨;刘世明;;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经验[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0年03期

3 陈济勤;我看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3期

4 吕海燕;;研究生教育与重点大学建设管见[J];教学研究;2000年04期

5 马昌礼;;回应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召唤[J];现代人才;2007年06期

6 李培芳;英国的工程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1期

7 周颖;;浅谈研究生培养的“双聘导师制”[J];才智;2011年10期

8 袁克昌;;把研究生教育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上来[J];江苏高教;1988年02期

9 朱铁志;;学位贬值根源何在?[J];杂文月刊(选刊版);2008年01期

10 王松俊;;浅论科技情报研究生培养[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任秀莲;魏琦峰;韩家军;曹立新;;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晓东;研究生教育岂容“注水”[N];江淮时报;2006年

2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尚实;努力开创学位工作新局面[N];安徽日报;2009年

3 杨双菁;研究生收费引纷争[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赤天;研究生培养告别“公费时代”[N];中国审计报;2006年

5 记者 赵凤华;教育部:研究生改革不是收费制度改革[N];科技日报;2006年

6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周炜;全国博士论坛将设“最佳学术创意”奖[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李林霞;研究生完不成学业,淘汰分流!导师考核不达要求,停止招生![N];山西日报;2006年

8 赵敏;研究生教育中的花盆效应及应对策略[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朱振国;杏坛盛世[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采写 朱振国 侯宏虹;如何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7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9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邓超华;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爱武;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6 徐娜;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贾川;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7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17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