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5:39

  本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硕士研究生 “双轨制” 教育模式 研究型 应用型


【摘要】: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2006年招生数量已经达39.79万人,其规模和数量仅次于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在培养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同国外相比,尤其是与历史悠久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相比,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甚至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水平和质量正在下降。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解决这样“质”与“量”之间矛盾的方法。 通过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发现我们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存在着大量扩招后培养条件与培养对象不匹配的问题等等,而在所有存在的问题当中,培养目标不明确是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根源所在。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寻求一种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即硕士研究生“双轨制”培养,通过“双轨制”教育模式的建立来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包括:(1)说明什么是硕士研究生“双轨制”教育模式;(2)“双轨制”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3)“双轨制”培养模式实施的必然性;(4)“双轨制”模式的培养目标;(5)“双轨制”培养模式的实施因素。 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双轨制”教育模式即在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性和诉求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将其能力和诉求划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同时按照研究型和应用型的不同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培养和教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双轨制”教育模式的实施具有必然性,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研究”和“教育”两方面不同的功能,虽然二者并不矛盾,但是明确这两方面的功能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同时,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性、学生对毕业后从事工作的差异性都决定我国的教育模式实施“双轨制”是一种必然。“双轨制”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我们在第四章中进行了具体论述,相关的实施因素分别为:招生和入校选拔双轨制、课程设置与教学双轨制、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双轨制。 本文共六章,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的缘起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第一章);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的定义及“双轨制”教育模式实施的必然性(第二章、第三章);第三部分为对于“双轨制”中两种类型的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具体描述,并对其具体的实施因素进行设想(第四章、第五章);最后一部分为第六章,设想“双轨制”的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双轨制” 教育模式 研究型 应用型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1.1 选题的现实意义10-11
  • 1.2 选题的理论基础11-20
  • 1.2.1 国内外文献搜集过程与获得途径11
  • 1.2.2 特罗的三阶段发展理论11-13
  • 1.2.3 布鲁贝克关于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观点13-16
  • 1.2.4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6-17
  • 1.2.5 我国关于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17-20
  • 1.3 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脉络20-22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22-25
  •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述25-32
  • 2.1 教育模式25-27
  • 2.2 “双轨制”教育模式27-29
  • 2.3 培养目标29-30
  • 2.4 “双轨制”两种类型的概念30-32
  • 2.4.1 研究型30-31
  • 2.4.2 应用型31-32
  • 第三章 “双轨制”教育模式的必然性32-44
  • 3.1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求建立“双轨制”教育模式32-33
  • 3.2 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使命要求建立“双轨制”教育模式33-34
  • 3.3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问卷调查34-37
  • 3.3 硕士研究生访谈37-41
  • 3.3.1 研究生个人观点摘要37-40
  • 3.3.2 结论40-41
  • 3.4 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双轨制”教育模式的看法41-44
  • 3.4.1 硕士研究生导师观点摘要41-43
  • 3.4.2 结论43-44
  • 第四章 “双轨制”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和规格44-50
  • 4.1 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44-47
  • 4.1.1 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44-45
  • 4.1.2 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45-47
  • 4.2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47-50
  • 4.2.1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47-48
  • 4.2.2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48-50
  • 第五章 “双轨制”教育模式培养过程50-61
  • 5.1 招生和入校选拔“双轨制”50-53
  • 5.1.1 招生对象和选拔方式双轨制50-52
  • 5.1.2 学生教育模式的确定52
  • 5.1.4 为不同模式之间的学生流动提供合理的渠道52-53
  • 5.2 课程设置与教学“双轨制”53-57
  • 5.2.1 研究型学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54-56
  • 5.2.2 应用型学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56-57
  • 5.3 科学研究与学术论文“双轨制”57-61
  • 5.3.1 研究型学生的科学研究与论文57-58
  • 5.3.2 应用型学生的科学研究与论文58-61
  • 第六章 “双轨制”教育模式培养质量保证体系61-69
  • 6.1 “双轨制”教育模式质量保证的总体原则61-64
  • 6.1.1 政府、社会与高校协同运作61-63
  • 6.1.2 保证和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63-64
  • 6.2 质量保证体系“双轨制”64-69
  • 6.2.1 硕士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影响因素65-67
  • 6.2.2 “双轨制”教育模式的质量保证体系67-69
  •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73
  • 附录1: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73-75
  • 附录2:硕士研究生“双轨制”教育模式访谈提纲75-76
  • 附录3:硕士研究生导师“双轨制”教育模式访谈提纲76-77
  • 致谢77-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星;;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2 潘向峰;周燕;余德民;;论如何提升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执行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3 焦美霞;;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改革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04期

4 赵庆先;;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5期

5 陈闻;刘阳;;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广西四所高校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王娜;孙凌晨;;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0年18期

7 叶绍梁;廖文武;;谈谈研究生培养中引入竞争机制的两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89年03期

8 谭欢;;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1期

9 王沛;张晓炜;;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浅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双;;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旭;;关于我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思考和规划[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汪志明;徐亚明;花向红;;测绘工程专业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穆存远;卜娟娟;;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加强创意产业教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朱豫;刘芳;;我国眼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袁振仪;;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龚华芳;潘三强;;我国人体解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些思考[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一平;;环境资源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保会;;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的研究与建议[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建伟;苏东林;孙则怡;张有光;;工程硕士招生与培养方法研究[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洪亮;我国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虹;“双轨制”何时取消仍未确定[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记者 庄云锋;山东计划生育继续实行“双轨制”[N];济南日报;2005年

4 李明旭;须用系统性改革解决煤价“双轨制”乱象[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5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穷国集体施压 气候会谈驶回“双轨制”正道[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王佑;能源价改重点锁定天然气 “双轨制”将终结[N];中国能源报;2009年

7 记者 庞东梅;煤炭价格“双轨制”或将终结?[N];金融时报;2008年

8 原国锋;煤电“顶牛” 动摇煤价“双轨制”[N];人民日报;2008年

9 周明华;清退养老金“双轨制”需更多勇气[N];中国商报;2010年

10 柏晶伟;警惕政府部门滑向新“双轨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程言清;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副食品供给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晓梅;研究生教育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配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秦风冰;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聚伟;研究型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宋雪娇;基于项目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汝艳琴;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庆华;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谭敏;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余帆;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高原;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雷丽丽;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艳芳;省属高师院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郭晓民;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就业形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3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43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f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