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教学改革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20 14:18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教学改革新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 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上升,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我校通过长期教学跟踪和实践,以"数值分析"课程为例,提出了一些针对量大面广的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具体措施。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党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基础数学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计算与应用数学系;
【关键词】研究生 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215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育改革资助项目(YJ-A1103)
【分类号】:G643.2
【正文快照】: 多年以来,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稳步向前,从学制、学位、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随着科技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形势一直在催促着我们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特别对“211工程”重点高校或“985工程”高校等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茜;刘军;张保省;;实验教学创新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2年04期

2 赵文静;祁飞;何箐;;以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振洪;论创新教育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4 李秀华,曲莉,谭鸿雁;知识经济、创新能力与研究生教育[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易小明;;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成的主体条件[J];齐鲁学刊;2007年01期

6 张亚婷;刘雁飞;;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赵桂荣;浅谈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6期

8 马文联,孟品超;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吴能表;田红;彭红军;张学斌;周光明;陈时见;;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的初步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穆颖丽;;论文献检索课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冠华;;浅析如何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杨晓静;尹忠东;吴志明;;立足科研训练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3 余瑾;李景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方案的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傅纯;彭立敏;;基于创新教育的项目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5 刘忠宝;马国远;王庆华;;研究生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模拟环境[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6 杨雯雯;张小岗;;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向坚;;学科竞赛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孙铁成;林景波;李凤阁;刘群;杨华;吕瑞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建实验教学新模式[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蒋业文;胡学骏;;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津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延明;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陈铁群;加速研究生合作培养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N];光明日报;2004年

3 吕诺;教育部:研究生收费改革政策尚未出台[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国合;我校167名学生入选首期国家公派留学项目[N];新清华;2007年

5 本报记者 黄文;专家会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刘先琴邋通讯员 时瑞刚;河南大学:教学改革“盘活”整盘棋[N];光明日报;2007年

7 严翠 江江;读研值不值 关键看导师[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林金辉;潘懋元的教学改革理论及其实践基础[N];光明日报;2001年

9 田豆豆;研究生导师成“老板”师生关系是否变味[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洪涛;彷徨在考研之门[N];中国民航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4 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年

5 王会良;大学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程家福;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艳霞;隐性知识与研究生创新能力[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杜祥培;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郭彩华;平等·互动·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志华;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梦;颜元书院教学改革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勇;适应与超越: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黄玉;《标准》引导下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夏科;信息化水平对高校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67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067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