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跃度与博士生学术产出的实证分析——以中国某研究型大学为案例
本文关键词:学术活跃度与博士生学术产出的实证分析——以中国某研究型大学为案例
【摘要】:本文以我国某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博士生在读期间的学术产出状况;构造了以学术研究投入时间、国内国际会议报告、与导师交流频率为维度的学术活跃度概念,并利用负二项分布的回归模型,证实了学术活跃度与博士生学术产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环境和氛围,通过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活跃度,进而提高其学术产出,这对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课题编号09YJC880002) 中国教育学会2009~2010年“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一级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博士生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同时进行着知识生产和创新。博士培养过程是博士生从依赖型的学习者逐渐向独立的研究者转变的过程,是从熟悉领域的课程学习者向独立的学者/研究者过渡的过程。博士生的双重身份也决定了博士生在读期间的学术贡献越来越被学术界所关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博士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建;;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反思——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8期
2 王昕红;张晓明;;博士生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评价——基于八所大学的调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李建成;阳仁宇;钟海荣;王宏义;;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01期
4 任婷;秦静;;导师指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02期
5 古继宝;蔺玉;;基于不同学科的博士生科研绩效管理[J];科研管理;2011年11期
6 王昕红;张俊峰;何茂刚;张晓明;;博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制度保障——基于全国100名博导的调查结果[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7 万晓文;;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我国高校的调查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年03期
8 赵映川;;W大学博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5期
9 瞿伟;郝际平;刘晓武;;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度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万晓文;;谈我国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对策[J];新会计;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张慧;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艳;研究生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莫甲凤;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金健;中科院兰州分院研究生及导师基本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久霞;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耦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卞玉筱;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程秀秀;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潘午丽;高校博士生指导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艺林,何仁龙,马桂敏,张元兴;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对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文献比较[J];教育与现代化;2004年02期
2 叶松,瞿海东,蒋国俊;博士生导师队伍考核评估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贤林;;学术内外因素与20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杨德林;汪青云;孟祥清;;中国研究型大学衍生企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年03期
3 何华春;;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国内8所高校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2期
4 孙阳春;梅海玲;;博士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7期
5 钱颖一;陈骁;;美国的博士生教育[J];上海教育;2002年19期
6 黄净;饶敏;;高校教师研究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罗公利;孟令熙;;山东省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影响因素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朱红根;赵刚;简政;刘小春;;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吕艳;孟宪青;王红丽;;从“985”部属院校情况看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02期
10 张英丽;;美国博士生教育与学术职业相关研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胜军;;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潘黎;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6 刘电芝;金盛华;;跨越两性界线——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成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段远源;冯婉玲;;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思考[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8 黄健;;刍议建设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9 何勇;裴晶莹;罗圣国;熊楚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管理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刘向兵;梁敬芝;;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赵如江;研究型大学知识经济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0年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朱清时;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一流学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赵秀红 翟帆;评估研究型大学还要看产学研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宋晓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研究型大学应承担起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使命[N];光明日报;2009年
5 徐维彬;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中国科大探索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新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建设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郭传杰;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记者 刘纯友;我省4亿元资金支持科大[N];安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李凝实习生李萌;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是创新[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玉;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郭涛;高校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丁岚;“985工程”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基于4P模式构建研究型大学博士生教育体系[D];中南大学;2002年
2 张晶慧;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樊倚天;大学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塑造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许刚;高校教师激励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9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李栋;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0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28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