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7-12-17 14:29

  本文关键词:创新型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法学博士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摘要】:从历史的经验看,法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与品格的形成与提升,既离不开宽广的学术视野与独特的研究进路,更需要某种创新型的培养模式的内在支撑。我国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问题包括:创新传统薄弱、创新意识匮乏、创新思维模糊、创新能力欠缺、创新评价紊乱、创新转化脱轨、创新环境难得等。基于经验与问题的双重关照,创新型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创新型多元培养方式、创新型科学培养流程、创新型博士论文培育、创新型导师制度改革、创新型课程体系重构、创新型学术环境优化等。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G643;D90-4
【正文快照】: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8年)》指出,“经过近30年的恢复、重建、改革和发展,一个以法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为主体,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形成。”①从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外观上看景象一片繁荣,法学教育的层次、形式和机构繁多,入学标准、学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敏友;澳大利亚法学教育简论[J];法学评论;1997年01期

2 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法制资讯;2010年01期

3 赵炬明;博士论文的作用与性质[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4 潘艺林,何仁龙,马桂敏,张元兴;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对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文献比较[J];教育与现代化;2004年02期

5 罗英姿;钱德洲;;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6 吴爱华;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型博士的培养[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陈学飞;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的探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杨继;德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9 母国光;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J];求是;2003年11期

10 陈学飞;欧美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启示羼[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军;欧阳仁根;;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课程设置的思考——基于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与长远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李志成;张国权;罗安伟;葛武鹏;;食品工艺学课程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刘利;;论法学本科教育中的三大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王镭;;应用型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黎学平;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初步发展及主要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沈文钦;;博士培养质量评价:概念、方法与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7 张戈平;;我国澳大利亚法律研究三十年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宗卿;;中国法治与德治的现实与内涵[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3期

9 赵洲;;二本院校法学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与特色拓展[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彭绪娟;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玉芬;贾书申;;论高职法律教育的存在与改革[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贾媛媛;;法学教育的面相与转向——以电子类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为观察[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3 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析[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宜群;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路璐;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环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冰;英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雨聪;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蔡承颖;食品安全的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辉;地方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齐慧珍;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法治建设[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玉超;实习律师事务所教学模式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捷;德国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2 李春生;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明航;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江苏高教;1998年05期

4 安学立,王崇光,董瑞新,黎昕;从“三个代表”谈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1年06期

5 汪纪锋,文书生,潘艺林;研究生指导过程中国际差异的成因与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5期

6 张淑林,裴旭 ,陈伟;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6期

7 陈至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3期

8 郑南宁;;用科学精神培养和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3期

9 李仲学,刘国权,王黎;美国研究生教育动态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02期

10 潘艺林;研究生指导过程的国际差异[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刘万才;邓春景;;高等农业院校法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年08期

2 白云;;浅谈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王尧;王馨;周利秋;;培养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9年10期

4 殷兴东;刘晓霞;;《模拟法庭》教学中创新培养模式初探[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5 陈瑶,周志勇,李忠礼,李娜,夏兴林,周秀芳;医事法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徐光兵;;论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12期

7 蔡镇顺;;法学教育的定位与改革[J];太平洋学报;2008年02期

8 苏U,

本文编号:1300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300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