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17 16:05

  本文关键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摘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佼佼者,在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有其独到之处。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院与科尔曼·冯工程领导研究所联合开设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培养未来工程的领导者为导向,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申请、课程设置、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鲜明的特色体系,对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很有启示。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基本建设处;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JGZZ13-009) 教育部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课题(IRC201401)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机遇与压力下,传统的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工学研究生教育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作为应对,“十二五期间”,国家着手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和培养体系,重点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舒曼;;梦里萦回伯克利[J];博览群书;2012年11期

2 白杨;飞旋伯克利[J];21世纪;2001年04期

3 高洪山;全美最佳大学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国际人才交流;2000年05期

4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建立风险投资学院[J];世界教育信息;2001年12期

5 星心;《桥:伯克利南亚与东南亚研究杂志》[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王启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队伍及其博士后制度[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Z1期

7 谷贤林;校长与一流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8 谷贤林;一流大学之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刘宝存;;大学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个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周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David A.Hollinger;;伯克利:作为社会公益的高等教育(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许纪霖;;人文教育究竟何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扬林;伯克利:“穷人”的大学[N];中国经营报;2007年

2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马秀莲;伯克利市:三十年租金控制 “得与失”[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马秀莲;伯克利:高房价中“补人头”可行吗?[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4 雷泓霈;多学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公共内涵[N];青岛日报;2013年

5 ;美国纽柯伯克利分厂新建热镀锌清洗段[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6 记者 李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柏敬诺清华演讲[N];新清华;2007年

7 记者 李含;“清华—伯克利周”拉开帷幕[N];新清华;2008年

8 记者 崔凯 通讯员 袁源 宋培晶;“伯克利—清华周”成功举办[N];新清华;2010年

9 早报记者 臧鸣;加州伯克利大学在沪设校园[N];东方早报;2011年

10 ;伯克利全面招生[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甜甜;伯克利学派回应型法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2 马雯;大学内国家实验室的典范: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自单;伯克利学术战略规划管理研究与借鉴[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谢艳娟;大学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00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300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