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学科路径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

发布时间:2018-01-28 23:10

  本文关键词: 协同培养 跨学科路径 博士研究生 知识生产模式 超学科 出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了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概念,即教育参与要素在共同目标下进行知识生产关系协同,通过跨学科、创新中心、校内外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知识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培养具有研究导向、能力导向、多元导向的特点,认为跨学科路径在特点、目标、内涵、机制等方面与协同培养相契合,是实现博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必要途径。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doctoral graduate students, that is, the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elements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relations under the common goal, through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 center, cooperation in and out of school and so on.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orientation, ability orientation and multiple orienta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path is consistent with collaborative training in the asp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bjectives, connot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It is a necessary way to realize the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of doctoral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基于高端创新平台的博士生知识生产模式及促进机制研究”(编号:16JDJYA003)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发[2010]4号)都强调应大力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培养体系的探索。一、协同培养的特点与优势1.关注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延领;苏艳莹;陈敏;;广西高校人才协同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2 武志娟;张志敏;范萍;任培华;夏鑫华;张大鹏;;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协同培养模式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年05期

3 金建国;魏明军;邸志刚;侯国强;龚瑞昆;赵宏微;;以项目为载体 多学科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王建军;;基于三重螺旋的行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体系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张志敏;任培华;范萍;谢文娟;武志娟;张大鹏;;医学生本硕协同培养的实施方案和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3期

6 孙秋柏;;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机制的构建与深化[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01期

7 崔玉祥;靳晨;朱超云;;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机制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4期

8 娄娟;杨帆;;“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9 肖质红;官宗琪;;以开放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本科生多学科协同培养团队[J];广西轻工业;2008年06期

10 王维华;王梓林;;美国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及启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唐景莉;卓越计划:重在协同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 刘娜;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1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471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