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管理在研究生师生团队中的作用——基于知识传递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 沟通管理 知识传递 研究生师生团队 出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阐述了研究生师生团队知识传递的模式和障碍,探讨了研究生师生团队的沟通管理模式以及沟通管理在克服知识传递障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团队化的研究生教育提出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ode and obstacl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graduate student team, and probes into th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graduate student team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 overcoming the obstacle of knowledge transfer.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eam-based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7110310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杨;李晓强;夏迪;;沟通管理在科研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反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1期
2 何华宇;;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 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基于广州高校研究生团队精神调查的分析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艳霞;;倾听技术在门诊内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苗虎;李先锋;;高等学校校方与学生间沟通障碍调查分析——以宁夏某高校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3 胡文超;;跨国合作背景下工业设计沟通的优化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12期
4 孙安彬;;终端销售如何有效判断和把握顾客需求[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5 钮燕燕;;如何利用沟通降低制造业员工的离职率[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4期
6 徐巍华;;基于研究生学长联合研究组制度的培养模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年02期
7 葛学彬;;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教论坛;2012年07期
8 吴晓媛;;声乐课堂师生有效交流的方式与策略探析[J];歌海;2009年02期
9 邓柳丽;;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沟通途径探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姚道武;许虎;;传播学视域下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喜乐;曾海燕;管美鸣;;基于网络支持的新型科研团队的柔性特征[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余晓;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周杰;倾听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水清;学校管理沟通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振华;跨文化人际关系理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洪伟;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标准化作业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高传龙;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与能力训练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纪红;论初中阶段师生语言沟通的障碍及化解策略[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韦联桂;高校管理沟通中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炜;面向工作过程的中学教学管理沟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程楠;大连市民主党派内部管理的沟通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冯桂芹;“拒绝”事件的修辞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碧云;邱均平;张维佳;孔晓娟;;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分析——对全国69所高校硕士生导师调查[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2 陶裕春;解英明;;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12期
3 裘江南;念闯玲;仲秋雁;;企业外部隐性知识集成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5期
4 高祥宇,卫民堂,李伟;信任促进两人层次知识转移的机制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年03期
5 侯晓辉;;科研团队政策中的激励措施思考[J];科研管理;2008年S1期
6 喻燕;卢新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9年05期
7 李晓芳;王静丽;朱晓斌;;研究生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年05期
8 龚志周,王重鸣;虚拟团队理论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9 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5期
10 钟景迅;;研究生培养方式新探——虚拟团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勋;论高校突发事件的沟通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2 张俊祥;;以高校一卡通项目为例浅谈项目管理的沟通管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1年03期
3 夏仕武;;知识的公共性与大学教师的权利保障[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年12期
4 孟丽;;论沟通管理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5 杨雨丰;;成为学生心中的朋友——辅导员工作心得体会[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9期
6 郭洋;;IT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督导员的身份指导本科生实训课程感悟[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8期
7 刘扬;;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探析——理论与实证的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5期
8 赵波;;高校师生相互关系中的冲突及其沟通管理[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江崇廓,张启明,张京顺;浅议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及规律性[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10 胡平杰;;高等教育中隐性知识的传递:师德与学生人格塑造[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傅纯;彭立敏;;基于创新教育的项目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曲秉春;;体验式学习提升离校大学生的可雇佣性——以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生为例[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琼;渴望走上西部神圣的讲台[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杨思;打造“融入”主力[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熙悦;重庆教育学院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金首红;高校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沟通机制和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金红梅;论智慧陶冶与大学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可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探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徐小乐;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D];苏州大学;2005年
6 唐艳;九江学院“校园一卡通”项目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朱水萍;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董良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跨文化沟通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石淼;研究生知识共享现状与对策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危机管理的沟通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6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52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