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培育略论
本文选题:理工科研究生 切入点:人文素质 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2期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弱化、人文精神缺乏作为制约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瓶颈,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地梳理,剖析了造成这样局面的主客观原因,对人文及人文素质的涵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加强对理工科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探索了加强对理工科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nee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However, the humanism qua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is weakened, and the lack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which has become a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By comb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for such a situation, and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humanities and humanistic qualit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probes into the ways of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叔子;科学人文 不同而和[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王丽辉;;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岩;;理工科大学新生的生命价值观调查与对策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吴江柳;;地方本科院校扩招后所面临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张俊超;修读经典 锤炼师资——华中科技大学提高理工科教师文化素质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程民治;朱仁义;王向贤;;弘扬科学大师的人文精神是整治基础物理教育之方[J];物理与工程;2008年06期
5 周荣祥,王秋生;岩土工程学的社会分析[J];甘肃科技;2005年09期
6 杨晓捷;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人性化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杨秀容;;依托宁波帮文化,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年01期
8 白玉冬;;高职德育应提升人文精神的培养[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9 张群耀,黄海军,刘宝珍;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书育人浅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7期
10 胡弼成;蒋婷轶;陈小伟;;校长的学科规训在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作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人文体育观下警察体育发展平台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霏;教育应有的和谐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焦红新;天津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许彬奇;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良平;和谐教育思想理论探讨及其在高等学校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陈海燕;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潘福妮;中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马慧琴;我国高教发展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怀祥;和谐德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小兰;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内容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楚廷;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复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晓会;;浅谈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及培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夏安邦;;应重视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才智;2009年30期
3 计晓月;;议高职护生人文素质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6期
4 陈宝剑;刘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及培养策略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5 申成;田超;庞桥;;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5期
6 夏伟瑜;;论新课改背景下师范历史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刘晓艳;;论高校教务人员人文素质与培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吴美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缺失现状、成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9 李玉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探[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10 邓朝晖;王登高;;浅谈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淑红;;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叶正文;;浅谈中职生职业兴趣的培养[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闯;杨丽珠;;3—6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吴才蓉;;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推动烟草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京海;陈世敏;崔海荣;韩凝;孙子涵;;从中段尿中培养出2株猪红斑丹毒丝菌[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陈慧珠;杨文强;;创业教育:培养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创业人才[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琼;;高职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崔松菲;;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晓莉;樊乃龙;仵建华;;中医医院基层人才培养浅谈[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汤瑞湖;;服务地质找矿 培养合格人才[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N];安徽日报;2004年
2 吴安春;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人文学院历史系 彭林;本体 功夫 境界[N];新清华;2005年
4 李桂花;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N];农民日报;2005年
5 特约记者 肖鑫 通讯员 吴莹 李晋宇;用人性的光辉照亮医学之路[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康文华 本报记者 张白愚;高校,,不能缺少人文素质教育[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7 郑州大学 汪振军;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理念[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声东 王握文;礼赞生命湿地[N];解放军报;2009年
9 田建国;探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N];人民日报;2007年
10 人文学院外语系英2 刘 凡 陈晓窗;小议外语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N];新清华;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创伤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2 陈兰波;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年
3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4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彭希林;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邢荣莲;海洋底栖硅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董玉珍;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对神经缺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姜桂萍;艺术表现力在艺术评分类项目中的竞技价值及其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菊妹;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福先;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聂国山;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李凤琴;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明;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鑫;论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9 乔晓艳;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敬贤;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5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705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