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05年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周艳阳
【摘要】: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20年以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研究也和其它领域一样,呈现出日益活跃的局面。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近年来的语文教学研究跃上了新的台阶,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寻找科学理论做基础,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依托新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在统整建构主义观点的基础上汲取其思想的合理内核,从现今的教学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数量极少,把建构主义与语文教学结合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力图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阐述,审视建构主义理论对语文教学设计的价值,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文章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建构主义理论解读,简单介绍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及其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和师生观。 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建构主义对语文教学的价值,从分析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和局限性开始,论述建构主义对语文教学的指导作用。 第三部分,阐述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第四部分,主要从语文学习环境设计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语文教学设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3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红,王建军,张晓莹,孙彦莹;实施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王立红,王建军,张晓莹,张德新,赵元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效果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柴娇,周登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思慎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4 王立红;;创新普通高等院校健美操课程模式,实现体育价值的多元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曹蓓蓓;;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6 周小山,严先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李中国;知识“骨架”型成人教学模式的实施准备[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8 袁昱明;网络教育与个别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9 杨芳青,陈祖祺;新时期高校外语院系教学秘书工作初探[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韩庆奎;引导-发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才武;;浅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小说为例的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邵学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王迪;;小群体教学模式在体育院系高山滑雪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余云华;“中学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贾义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晁生荣;高中英语学习优秀生与困难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邹汉林;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培养模式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周莉;构建基于资源学习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安玉凯;普通物理课程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仁;;教学实践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源泉与归宿[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岳欣云;;复杂思维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3 陈柏华;;论全人发展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罗发奋;隋春玲;刘丙利;;混沌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教学设计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6 朱德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7 王鉴;张晓洁;;论教学的二重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刘蕊;诗情画意 水墨艺术——水墨动画赏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杨开城,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10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文成;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化[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静红;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艳兰;20世纪西方对话理论初探[D];扬州大学;2005年
5 季学猷;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D];清华大学;2005年
6 郭世英;新课程理念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立强;问题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汇文;DV影像中的“水墨”意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敏华;试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君;;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展;王燕;;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3 马永辉;王立梅;;建构主义下的外语教师素质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张润;史立英;;建构主义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J];考试周刊;2007年31期
5 郝新东;;建构主义导向下的法律逻辑学教学模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9期
6 赵芳;;建构主义与教学方法改革[J];考试周刊;2008年12期
7 刘雪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4期
8 郭明静;;因特网与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建构主义[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9 杨帆;;论高校教师角色定位[J];文学教育(中);2011年06期
10 陈锐;;浅谈基于建构主义下的网络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静;[N];太行日报;2010年
2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中学 曹葆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闫 学;[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江苏省溧阳市第二中学 葛卫国;[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延川中学 杨彩萍;[N];延安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艳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慧;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3 陈永富;认知弹性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胡莎;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5年
5 王素娟;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思路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静红;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曙峰;中学语文教参编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唐亚娟;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7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