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本文选题: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 产学研一体化 ; 参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5期
【摘要】:产学研一体化是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信息技术实验室致力于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实验室为研发平台,成立企业孵化基地,构建以产定研、以研促产、以研促教、以产助教的良性循环机制。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立项、项目研发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提高了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Oc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has devoted itself to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aking the laboratory a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 establishing the incubating base of enterprises, constructing the virtuous circle mechanism of setting up research by production, promoting production by research, promoting teaching by research and teaching by labor assistant.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ject establishment and the whole process from project development to project management,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09010“)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分类号】:G643;F2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众;;重庆市产学研一体化现状及发展[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9期
2 李明月;众说纷纭“产学研一体化”[J];华东科技;2004年03期
3 袁占良;郭增长;;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01期
4 孔逸萍;;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丽蓉;唐学成;王凡帆;;高职信息专业“产、学、管、研、创”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蒋华林;张新平;;重庆市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嵇忆虹,倪锋,王宏,赵孝芬;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戴塔根;万方;;“产学研”三结合 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4期
3 易俊;;关于广东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6期
4 吴树山,孔繁河,潘苏,王平,马平;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及其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7期
5 张米尔,武春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费用[J];科学学研究;2001年01期
6 杨勇;;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之路[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朱桂龙,彭有福;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3年04期
8 吕一中;冯海明;王怀群;王强;许保国;;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西萍;;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0年02期
2 李瑞芳;;山西票号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3 韩洁平;樊文艳;丛日杰;;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1期
4 刘春湘;孙家鑫;;浅论高校科技人才培养与产学研一体化[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5 罗振华;;浅谈高职经贸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年02期
6 魏光强;;如何改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J];考试周刊;2010年02期
7 王腊娣;;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1期
8 温晓琼;;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2010年03期
9 王孟钧;郭乃正;程庆辉;;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2期
10 王斌;;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丽;;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及发展设想[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薛琳琳;;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黄宇;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塑伦;;中医肝病学科建设有关问题讨论[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秦素;;中等职业教育“2+1”模式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问题与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湖北省房县第一中学课题组;程玉慧;;更新教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余胜光;曾庆乔;李尚宁;;凭借多元智能课题实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马洪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阿坝师专校发展定位思路的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沈昊宇;;与产业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近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工学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国圣;打造教育高地 助推跨越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李荣惠 特约通讯员 刘长江 袁耿林;“四阶段模式”勾画成长路线图[N];解放军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周红松 郝文婷 缪志聪 宋潇潇 魏海政 宋全政;各地科学谋划全面部署2011年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李荣惠 特约通讯员 刘长江 袁耿林;“四阶段模式”勾画成长路线图[N];解放军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红松 郝文婷 缪志聪 宋潇潇 魏海政 宋全政;各地科学谋划全面部署2011年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国圣;打造教育高地 助推跨越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朱玲 通讯员 郑林红;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筹)成立[N];浙江日报;2011年
8 李晓东;西南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带来聚合效应[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林春霞;专家:解决择校问题关键要斩断腐败[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10 ;大四学生实现在校期间“准就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任平;晚清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史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云芳;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兆梅;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董萍;山东英才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月香;东北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其实施体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梁文;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理论性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杜建华;陕西省旅游学校品牌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刘恩伶;我国高校校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庚;XA动漫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董莉;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学科建设的协调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7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2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