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
本文选题:工科研究生 + 数学课程体系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目前我国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更新慢,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过于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通;教学模式陈旧,不能适应多专业、多层次的教学要求。因此,必须对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要从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上实现转变;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因材施教,建立多类型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及考核方法,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及评价。为此,应重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建立新的数学课程体系;构建基础平台、应用平台和实践平台,以建构整体优化、高效合理的课程体系。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cour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is too slow to reflect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too mu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subject itself, and there is a lack of integratio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Teaching mode is old, can not adapt to multi-professional, multi-level teaching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basic course system of mathematics for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concept,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curriculum, to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o establish a multi-type training model, to reform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and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refore, the curriculum module should be reorganized,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should be optimized, the new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the basic platform, the application platform and the practice platform should be set up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whole optimized,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curriculum system.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项目(08CC015)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徐岚,许迈进;中韩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2 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年01期
3 张春蕊;郑宝东;;对理工院校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教书育人;2010年12期
4 徐继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工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7期
5 孙孝文;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小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的步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吕淼华,傅强,王靖岱;借鉴硅谷经验 扶持研究生创新创业[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5期
8 何德忠,方祯云,张素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9 冯良贵;杨文强;;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峰;全球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冲击及其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蔡绍晖,任先达,雷兵,桂飞;学制“三改二”后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钟波;刘琼荪;;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月玲;陈红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9期
5 孟红宇;徐志胜;李红英;;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朱小军;时章明;周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师指导因素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徐良梅;李士平;李仲玉;张伟;;动物营养仪器分析实验课考试方法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吴广宁;张血琴;周利军;高波;付龙海;佟来生;;论我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点的定位与发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李中年;谢杨华;胡润生;孙建生;宋仲康;罗冰洋;;漫谈电气类硕士生实际能力的培训[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年05期
10 邬玉香;;当前形势下我国研究生自主创业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党史文苑;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广宁;张血琴;周利军;高波;付龙海;佟来生;;论我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点的学科定位与发展[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吉炎;黄玲;;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2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庆;文科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调研[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蓉;我国高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淘汰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郭菲菲;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硕;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开发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石倩;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方园;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7 李盈;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制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8 卢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许志娥;基于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尼继珍;学位论文写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梦,陆启韶;对工科博士生“现代数学基础”课程建设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小力;美国大学物理教学特色——兼谈对我国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3 张伟良;中国“硅谷”知多少?[J];广东科技;2001年01期
4 刘乐平,元如林,徐定华,许鹤华;工科研究生数学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与实践[J];工科数学;2001年03期
5 赵元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宋晓秋,曹德欣,潘志,薛秀谦,江龙;关于研究生系列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3期
7 马正飞,殷翔;工科研究生数学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年04期
8 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9 刘万永 ,刘继安 ,孟庆伟 ,原春琳;创业大赛:梦开始的地方[J];中国青年科技;2000年Z2期
10 孙红芹;硅谷是什么?[J];苏南乡镇企业;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铁英;;探讨卫生学校物理实验课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 许立新;;数学创新能力的认识和培养[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3 高鸿源;;教学管理的新视角:知识管理[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4 何宝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J];成才之路;2010年01期
5 孙茜;;创新是新时期教师发展的需要[J];考试周刊;2010年04期
6 林瑞燕;;精心预设把握生成 夯实有效教学基础[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年02期
7 石学东;;“同课异构”实施中的五种形态[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10年02期
8 李晓丽;;优化课堂教学 实施激励创新[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4期
9 张画;;别让数学课堂教学脱节[J];小学教学参考;2010年05期
10 杨佑燕;;课堂上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彩;陈阳;;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特点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诚;;论和声分析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胡磊;;谈谈和声主科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有关和声主科教学中对增三和弦转调内容的补充[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卢璐;;谈高师和声教学内容的调整[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任红军;;试点工作背景下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实践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姚红卫;;再议高师和声公共课教学之目标、内容及技能培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陈诺;;探求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和声》公共课教学的新模式[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龚晓婷;;二十年来中央音乐学院复调教学之我见[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张韵璇;;探索与定位——中国音乐学院 复调公共课改革[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李大庆;中科院15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优[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光;维特根斯坦和哥德尔定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继明;省级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与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玉涛;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佳佳;论学校制度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叶伟巍;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王向阳;FDI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昕;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何立;企业组织智力的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义;基于Web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童欢;朝鲜初期汉语教材《训世评话》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伟斌;乔治·蓝宁《汉语学习简易教程》(《Easy steps in Chinese studies》)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丹;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颖;老年大学电子琴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磊;大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广娇;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陈曦;中小学合唱训练中的识谱视唱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9 朱晶;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与健身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晶晶;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命科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2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0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