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活”价值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理工大学》 2011年
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
陈云芳
【摘要】: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的学习状况及培养质量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选取E大学为例,对220名在读文科硕士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调查其学习状况,发现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个人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学术科研意识淡薄、整体学术氛围缺失、师生交流缺乏、课程未能调动学生兴趣、评价标准单一等。本文从外部环境、高校管理、学生自身因素三个层面,对目前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文科硕士生良好的学习状况的形成,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学习氛围,更需要以个人的内在精神和素质为基础。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制度、高校、学生个人三个层面的努力来改善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的建议,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3.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星海;葛军娜;;中日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的比较分析——基于“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调查”的数据[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2 刘宇;;理工科高校文科研究生特色培养模式综合评价——以某信息通信类高校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周玲;闫国华;;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与实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刘杰,庞岚;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戴艳军,李力;理工科大学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王银华;徐展;吕恒;;扩招形式下研究生生活方式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1期
7 柳颖;张绍波;;国外高校学生评价教师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5期
8 李吉霞;;试述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李云;;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的探索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赵瑞瑞;;普通高校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实证分析——以某“211工程”综合性大学文科研究生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卢丽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朝武;在校研究生生活目的与意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艺;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丽霞;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要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飞霞;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活”价值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亚青;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朝军;硕士研究生生活形态与休闲特征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刘秀华;;研究型教学改革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解念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郭翠菊;;高等教育中教学研究的常态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刘宁;张彦通;;建设和谐导生关系的思考——基于近年来导生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谢典;王平达;赵东旭;;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6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7 马健生,张艳敏;论美国教育改革的市场机制及其公平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8 胡钦晓;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9 陈伟;;“编外讲师”——德国学术职业生涯的独特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英;郑一淳;张志勇;胡宝贵;董利民;;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初探——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蒋华;;博耶学术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黄皇;辛立秋;芦淑娟;;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探讨[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6 刁彦华;谢静超;毕月虹;樊洪明;赵耀华;;论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7 许家林;蔡传里;;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李俊良;王建中;;学习状态及其在改进大学生学习中的意义[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殷凤霞;;幼儿园生活化科学活动指导策略初探[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10 郭春发;;大学的多中心治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为切入点[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景全;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队伍结构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陈石;高校硕士研究生胜任特征模型与培养绩效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冰;英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荔宁;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静;新阶段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盛;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朱寒笑;苗大培;;论运动休闲的哲学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廖伟章;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几种心理[J];北京教育;1998年06期
6 周玲;闫国华;;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与实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孔繁英;浅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温静;李恩;陈志权;;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10 何瑛;主观幸福感概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本先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符明秋;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申艳娥;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关永春;解读学前儿童的生活与生活质量[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蕴文;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陈露君;中美高校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艾丽莎;重庆地区高校研究生创造性动机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以洁;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银玲;试论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巍;;德文科硕士学位被取代[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赵会娜;;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9期
3 陈娟;刘韵清;;文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开放式教学新模式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7期
4 张荣华;原丽红;;提升两年制文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研究能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振谊;;文科硕士研究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及管理对策[J];学理论;2013年15期
6 叶玉娣;;文科硕士“轻松”的背后[J];中国研究生;2005年05期
7 袁祖望;;文科硕士生培养理念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5期
8 戴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赵雅;赵瑞瑞;;文科硕士生学术氛围现状调查报告[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石河子大学文科硕士点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学硕士点[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锡潼;[N];北京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辰;[N];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加花;文科硕士生研究性学习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贺庆;文科硕士研究生实践活动调研[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云芳;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晓倩;文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活现状调研[D];兰州大学;2013年
5 夏世龙;陕西师范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旖;学术活动视角下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丹;文科硕士生师生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朱芳;文科硕士生学习性科研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蕾;理工科大学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活”价值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8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