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mission entrusted by the times to graduate education, i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graduat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life. Holding academic for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knowledge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enlighten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ng innovation atmosphere.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基金】:江苏省2009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农业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研究”
【分类号】:G64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步;邓道贵;方丽平;宋效纲;;论动物标本在动物学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2 杨鹏;唐世杰;;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3 折延东;;论比较教育研究的文化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5 王富平;创新学习素质结构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陈炉丹;郑学刚;;论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工作功能定位问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郭丽萍;;研究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09年06期
8 任勇;;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文化整合——基于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9 耿宏丽;;试论课程范式的转型:从“传递中心”到“对话中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洪修;姜延秋;;试论对话视野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安峰;赵锋;邢法辉;马传云;孙卫;;微型化学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A];微型化学实验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邱翊;;文化认同与和谐青海[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志宏;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锋;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施媛媛;中小学课堂教学公平:问题与对策[D];江南大学;2010年
6 肖寿华;中学生物对话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贾果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邹桂英;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超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潘汉红;创新素质培养与中学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袁贵仁;价值与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2 佐佐木毅;日本社会的结构变化与高等教育的课题[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应答[J];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思熳;;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3期
2 刘和;堵国成;;浅议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葛莲英;罗小玲;;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年05期
4 蹇兴东;;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2期
5 付世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4期
6 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7 包咏慧;成爱武;;西部普通工科院校导师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杜江;提高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1996年03期
9 李海波;;办好学术论坛 探讨“三农”问题[J];中国研究生;2005年03期
10 魏保堂;山东大学坚持中期筛选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李炎锋;王玲;汪海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叶望;周莞尔;徐毅鹏;;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工科高校的教育创新工程[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崔海亭;郭彦书;王振辉;;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童莉葛;王立;尹少武;岳献芳;刘柏谦;;通过参与科技竞赛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久义;李进;;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程秋;袁重胜;方传龙;;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博士生质量[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许纪倩;于晓红;;工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严宗泽;;从贴近式到全程化: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论略[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樊洪明;谢静超;赵耀华;全贞花;;浅谈主体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10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真弼;研究生培养质量该“研究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记者 黄辛;我国首个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在东华大学举行[N];科学时报;2006年
3 陈涛 记者 黄辛;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流[N];科学时报;2004年
4 董洪亮;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N];人民日报;2004年
5 丁晓蕾 辛闻 陈晓春;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宁举行[N];新华日报;2005年
6 方丽 杨晓明 杨超华;美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N];科学时报;2010年
7 陈洪刚;山东省举办首届“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记者 赵建春 通讯员 徐少亚 杨芳;南京工大注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王晖;郑大获准承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N];河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赵伟;围绕科技创新 助力长春发展[N];长春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牡丹;民族院校“双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马艳粉;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蔚;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践与探索[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侯婉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于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梁菊花;基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王元元;研究生问题意识欠缺的现象、归因及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94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94880.html